走进王必梁家,只见其前屋后院到处堆着大石头,散放着一些笔墨纸砚,其简陋的房正门上刚劲有力地刻着三个大字“农墨园”。
64岁的王必梁精神矍铄,身体尚好,其满脸慈祥的笑容让人感到和蔼可亲。“我没有多少文化,但我打小就热爱写诗。”王必梁说,他从14岁起开始写诗,至今已有50年。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不再满足于仅在纸上写诗,萌生了在石头上刻下自已诗作之念。很快,他花3万多元钱,从外地运回两大车石头,从去年6月开始,便在石头上“写诗”,至今已有近百首诗作刻在了石头上。
在一块高1.3米、宽4米的石头上,记者看到了这样两首诗:“诚溯真知不曾松,梦寐萦绕用深功。淡视成败两结果,笑对青山夕阳红”,该诗取名叫《收获》。而另一首诗“身为农夫号村夫,狂野豪放未读书。风风雨雨历世面,零零碎碎写东西……”,则是王必梁沧桑人生和不懈追求的注解。
记者注意到,在王家,石头大大小小共有30多块,最大的一块重达9吨,最小的也有1吨重。当记者问及老人是怎样把这些“巨无霸”一块块立起来刻诗的,老人笑嘻嘻地说:“我是用传统法子把石头立起来的,不过,这是我的独门绝技,但绝对是我一个人搬的。”笑谈中,王必梁告诉记者,他的这些反映“农耕文化”、“自然文化”、“酒文化”等板块的诗作,全部采用“冲击钻”在石头上刻就,说着说着,老人干脆现场演示起来……
责编:金鑫
网站简介 | 网站地图 | 版权说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
长江互动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鄂ICP证:02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406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 B2-201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