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首页湖北

全省市县乡换届工作圆满结束

2012-01-21 07:44我要评论
分享到: 6.02K
字号:T|T

(湖北日报)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全省934个乡镇,99个县市区和17个市州、直管市、林区换届工作,从2011年4月正式启动,历时9个月,于2012年元月上旬圆满完成。

    这次市县乡集中换届,突出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这一主题,认真落实发扬民主、推进改革、严肃纪律三项关键举措,换出了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好思路,换出了奋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好班子,换出了全省上下共谋实干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好局面。

  科学谋划 统筹安排 把换届作为检验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大实践

    这次换届突出的特点是空前集中。全省市州、县市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和乡镇党委、人大、政府换届工作自下而上集中进行,时间集中,任务集中。省委全面领导、科学谋划、统筹安排,始终把握着换届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要求,有序地推进落实。

    强力的组织领导。省委多次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换届工作,成立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省委书记李鸿忠亲自担任组长,自始至终高度重视换届工作,主持召开换届领导小组会议研究推进工作,直接听取各市州委书记对换届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带头切实有效地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省委常委实行分工负责,带队参加市州严肃换届纪律民主生活会,带领换届工作指导组到市州加强具体指导。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侯长安多次深入到市县进行调研指导。省委换届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负其责,省人大、省政协和省纪委、省委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等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挥日常具体指导协调作用。各市县乡都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换届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工作专班,扎实推进换届工作。在省委的领导下,全省上下形成了强大的领导合力,保证了市县乡三级换届工作的顺利开展。

    全程的工作指导。在换届工作启动之时,省委分层次召开了市县和乡镇换届工作会议,分别制定出台了市县乡三级换届工作文件,进行全面部署。随着换届工作逐步推进,省委适时召开了领导班子换届工作座谈会和乡镇、县市区、市州换届工作座谈会,不断加大工作指导力度。省换届办先后3次派出多个调研督导组,及时了解进展情况、加强工作督导。对换届日常工作建立管理台账,坚持每半月通报一次换届工作进度,并视工作重要程度实行旬报、周报、日报制度,保证换届工作有序、可控。共编发161期《湖北省市县乡换届工作简报》、在湖北日报每周编发2期《换届进行时》专栏,加强经验交流和具体指导。市县两级都十分注重换届的全程指导,确保每个方面、每个环节工作落实。

    高效的统筹协调。按照换届选举自下而上、人事安排自上而下、适当集中和党委在前的要求,做到“五个统筹”:统筹安排市县乡三级和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换届时间,保证有机衔接;统筹工作报告的调研起草和人事安排工作,把两件大事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统筹市县乡领导班子以及同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的人事安排,克服困难腾出选优配强领导班子的空间,对正职和部分重点岗位人员适时安排到位、尽可能避免“二次拉动”;统筹党代表、人大代表的推荐选举和政协委员的协商提名工作,保证代表、委员的质量和广泛性、代表性;统筹推进换届与其他工作,真正做到“两不误、两促进”。

  坚持标准 选贤任能 把换届作为树立正确用人导向的重大实践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新局面,关键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省委把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换届后各级领导班子整体素质明显提升、整体结构明显优化,整体活力明显增强,一大批德才兼备、有基层领导经历的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进入到市县乡领导班子,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

    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敢为事业用人才。换届刚一启动,省委书记李鸿忠专门就领导班子换届工作召开座谈会,特别强调必须以非常之举用非常之人建非常之功,为全省吹响了“敢为事业用人才”的思想号角。在人事安排的关键时期,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侯长安与各市州委书记逐一打招呼,要求真正把“以事业为重选人用人”落到实处。这次换届中一大批“工作学历”高、“能力文凭”好、在一线砥砺成长、在基层埋头苦干、实绩突出的干部得到了提拔重用。

    选优配强党政正职,增强班子整体功能。各级党委按照重点岗位重点管理的要求,把选优配强党政正职作为班子建设“关键的少数”,做到“七个注重”:注重政治品德、注重开拓精神、注重驾驭能力、注重担当负责、注重基层经历、注重比较择优、注重合理搭配,反复比较、统筹选配、择优任用。省委对市州班子重点岗位干部反复比较、选优配强;对武汉、襄阳、宜昌“一主两副”及荆州“一腰”等重点地方领导班子,重点选优配强。省委在全省范围内组织跨市州交流县市区党政正职17人,从全省县域经济强县选派干部到国家级、省级贫困县任正职。换届后198名县市区党政正职平均年龄42.6岁,具有全日制大学及以上学历的共101人,实现了比上届年龄有所降低、学历较大提高的目标。99名县市区委书记中,88.9%担任过县市区政府正职,76.8%担任过县市区党政副职;99名县市区长中,70.7%担任过县市区党政副职,45.5%担任过乡镇党政正职,绝大多数具有基层领导工作经历。

    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切实增强班子活力。2011年初,省委着眼于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战略布局,决定在全省组织实施“年轻干部成长工程”,省市两级党委先按照组织推荐、资格审查、集中考试、组织考察、确定对象等工作步骤,选拔确定重点培养对象;再按照“理论培训+实地调研+测评考核+跟班考察”的模式进行集中培养考察;然后根据班子建设的需要和干部个人的条件,在各级换届中择优提拔重用。省市两级共选拔培养了2160名“70后”、“80后”年轻干部,大多数得到了提拔或重用。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批示:“湖北省委抓住市、县领导班子换届时机,积极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做法很好,其他的省市可以学习湖北的经验。”换届后,市州党政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7.95岁,共配备43岁以下年轻干部39人(其中“70后”20人),比换届前增加17人。县市区党政班子成员40岁以下占30.6%,每个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中都配了2名35岁以下的干部。乡镇党政班子成员35岁以下占38.3%,年轻干部占比有较大幅度提高。女干部、党外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都按政策规定足额择优选配到位。同时,注重班子成员个性、气质、专业、经历、特长、能力等方面的合理搭配,发挥各年龄段干部的作用,做到人岗相适、合力相长。

  深化改革 推进创新 把换届作为提高干部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大实践

    换届既是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成果的集中运用,又是顺势推动改革的最佳时机。各地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深入推进改革,切实提高了干部工作科学化水平。

    规范换届人选推荐提名办法。对新一届领导班子人选全额进行定向民主推荐提名,对原任领导班子成员全额进行民主测评和民主评议,对新提拔人选全部进行二次会议推荐,对新提名人选全部实行差额推荐、考察。

    改进和完善干部考察工作。市县乡三级都制定了严密的考察工作方案和流程,严格规范操作。细化“德”的评价内容,量化“德”的评价指标,注重干部“德”的考察。为了把干部德的表现考核准,有的地方增加了反向测评,有的地方将考察范围扩大到考察对象所在的社区和邻里。注重干部实绩和能力考核。全面实行考察预告制度,对考察对象全部实行基本情况、个人思想工作总结“两项公示”,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考察对象的德才、实绩和群众公认情况。

    积极推行竞争性选拔。各级普遍采取了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制度,部分地方还结合实际,在一定范围内实行“海推”,保证好中选优、优中选强。有的采取公开推荐、全程差额方式选拔产生了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人选。全省采取公开选拔或公推公选方式共产生了168名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候选人。

    省委在对市州领导班子进行换届考察的过程中,既严格执行中央规定,又大量运用新的改革举措。一是实行“述德、评德、考德”。在干部述职中增加述德内容,在民主评议、民意调查时增加评德的项目,对二次会议推荐人选和拟提拔考察对象进行德的专项测评。二是完善实绩考核。查阅统计部门统计数据,综合省直8个部门对市州重点工作的评价意见,全面分析市州领导班子实绩。首次将符合提名条件对象的近三年年度考核结果列入干部名册,供民主推荐时参考。三是突出廉政考核,设立“三道关卡”:换届启动之初将符合继续提名条件的原市州党政班子成员全部函请省纪委进行廉政把关;换届考察中对群众举报和反映的干部违规违纪问题,全部移交给省委组织部干部监督处处理查核;制定人事方案时,凡有影响使用的问题未及时查清的,一律不列为候选人,防止“带病提名”、“带病提拔”。四是突出经历业绩分析和心理素质测评。采用中组部最新研究成果,首次对市州党政班子拟提拔人选和县市区委书记新提拔人选等300余人,试行经历业绩评价和心理素质测评,与其他考察方法相补充、相印证,提高了考察质量。

  正风肃纪 一抓到底 把换届作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大实践

    中央督导组在我省开展严肃换届纪律专项督导结果显示:我省换届纪律知晓率为100%,换届风气满意度为99.25分,严肃换届纪律工作满意度为99.22分,治理拉票效果满意度为99.18分,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这是各级党委高度重视、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

    坚持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带头。省委书记李鸿忠和各市、县党委书记,省、市、县各级纪委、组织部门都作出了严守换届纪律的承诺,并在新闻媒体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市州委书记的承诺在《湖北日报》全文刊发,广泛地接受监督。省委带头从省直部门做起,召开了省直单位主要负责人严肃换届纪律专题会议,向1300多名厅级以上离退休老同志通报严肃换届纪律工作,组织省直单位正处级以上干部共3000余人开展换届纪律知识测试。全省市县乡三级领导干部都参加了换届纪律知识测试。

    坚持开展交心谈心活动。省委及省委组织部先后三次进行部署,并带头与市州党政班子成员、人大和政协主要负责同志、县市区委书记开展交心谈心。各市县党委及组织部、乡镇党委在换届工作启动初期、换届班子考察期间、换届人事方案批复后、换届大会召开期间等4个关键节点,普遍组织开展交心谈心活动,听取干部个人意见、教育干部正确对待、严明换届纪律。据统计,全省市县乡换届共谈心谈话77500多人次,沟通了思想,理顺了情绪,为换届顺利进行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和氛围。

    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各地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宣传卡片等多渠道、多形式、多载体,广泛、持续地宣传换届纪律。全省副科级以上干部基本做到人手一本严肃换届纪律学习资料、一张换届纪律宣传卡、一个换届纪律警示牌。严肃换届纪律工作形成了“雷声大、风声紧、雨点急”的强大声势。

    坚持全过程、全方位监督。省纪委分析了换届过程中的53个风险点,提出了122条防控措施。省市县共派出556个换届纪律督查组到市、县、乡实行“一对一”的全程督查。全省共聘请了32577名监督员、信息员开展换届风气监督,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程跟踪、及时反馈的换届工作监督体系。

    坚持严格考核、严厉查处。省委换届办每月对换届纪律知晓率进行抽查,将抽查结果进行排名通报。在民主推荐大会和换届选举大会期间进行换届风气测评。坚持从严从快查处各种违反换届纪律问题,对受理举报件,均按规定逐一进行了查核。共查处违反换届纪律的案件8起,对12人作出了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并公开通报。

  统一思想 凝聚力量 把换届作为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重大实践

    全省市县乡集中换届,社会关注度高,干部群众参与度高,正是统一思想、增强共识、凝聚力量的好时机。各级党委按照省委的要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凝心聚力、提神鼓劲、奋发进取。

    以扩大民主来调动各方积极性、创造性,增强跨越式发展动力。全省357万多名党员踊跃投入到党代表换届提名选举之中,一些年老体弱党员被人搀扶投票、一些流动党员千里迢迢赶回来投票,党员参与党内选举的政治热情高。在县乡人大代表直选中,全省共登记选民4543万多人,比上届增加573万多人;共有4090多万选民参加投票,参选率达到90%,比上届提高2个百分点。各党派、界别、团体积极参与政协委员协商提名工作,表现出强烈的民主政治意识。在各级党代会、人代会和政协会上,代表、委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建言献策,处处交响着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声音。整个换届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关注换届、参与换届,关注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政治热情和工作干劲进一步迸发出来,全省上下良好的政治生态、民主氛围和发展“气场”进一步巩固扩大。

    以形成工作报告来统一思想认识,增强跨越式发展合力。各级各地围绕构建促进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这一总目标,紧扣省委、省政府实施的“一主两副”、“两圈一带”、“壮腰工程”、大别山革命老区和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等重大战略,紧扣省人大、省政协的工作部署,从实际出发,起草、讨论、审议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工作报告,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完善发展思路、强化工作举措。各工作报告形成的过程,成为了结合实际落实全省重大发展战略的过程,成为了充实丰富发展思路和工作举措的过程,为全省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增添了新的强大力量。

    以选优配强班子来提升领导保证,增强跨越式发展的引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各级领导班子是引领者、是决定性因素。换届中各级党委按照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要求选干部、配班子,一大批敢于担当、敢于负责、敢于坚持原则,想干事、能干事、干净干事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担当起市县乡各级领导工作重任,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真抓实干,开创工作新局面。特别是通过实施“年轻干部成长工程”,选拔培养了一大批思想解放、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70后”、“80后”干部。随着“年轻干部成长工程”多项子工程的全面实施,这项关系全省发展大局的工程,必将在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更好地发挥出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2011年是集中换届之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全省换届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不误、两促进”: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领先中部、高于全国、好于预期,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城乡群众生活又有明显改善,换届之年实现了“十二五”开门红。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换届换出的好思路、好班子、好风气,必将在构建促进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进程中,不断结出新的硕果。

(责编:王海)

分享到: 6.02K
合作网站

网站简介网站地图版权说明豁免条款联系我们

长江互动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鄂ICP证:02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406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 B2-201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