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度不够影响发展
就在28日的下午,湖北省政协在咸宁召开以湖北三国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座谈会,宜昌三国文化游再一次成为焦点。
如今,宜昌已建成了一批如长坂坡、关陵、玉泉山、猇亭古战场等三国文化主题游的景点和景区。宜昌三游洞4A级景区内有张飞擂鼓台塑像,当阳市长坂坡有赵子龙塑像。2009年,第一艘以武圣关公命名的“关公”号游船在长阳清江画廊4A级风景区下水启航。当阳市政府已连续成功举办了17届关陵庙会和10届关公文化旅游节。
然而在面对有“中国三国文化之乡”之称的襄阳,以及被称为“三国文化中心”的荆州,宜昌的“三国游”还是颇显尴尬。
市旅游局副局长梁宜认为,挖掘利用三国文化乏力、聚焦度不够是限制宜昌三国文化旅游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宜昌有以三峡、清江为代表的山水文化;有以三峡大坝为代表的工程文化;有以屈原、昭君、三国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有以土家民俗、峡江民俗、鄂西民俗为代表的地域文化,但宜昌对三国文化的挖掘、利用、开发等方面被其它文化挤压,未抢得先发优势。
他说,“宜昌三国文化旅游资源分布于当阳市、远安县、点军区等地,遗迹多但分布散,核心吸引物不优,也一定程度限制了宜昌三国文化旅游发展。”
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阚如良也有自己的看法,“三国游是以人文为载体的,无论是历史文化,还是名人文化很有说头。目前宜昌的三国景区只是对文物古迹进行单一的保护,没有把文化融入到风貌控制和景观建设中,造成文化氛围不浓,亮点看点不多。”
他认为,宜昌虽有丰厚的三国古迹资源,但多是以分散开发、缺乏配套为特征的小景区,规模实力不强,“特别是资源整合开发不够。”
要从推关公招牌突围
面对同为三国故地荆州、襄阳,宜昌要如何发掘自身三国文化特色,推出响亮的金字招牌和卖点成为目前宜昌三国游亟需解答的问题。
梁宜说,“三国文化有忠义仁勇信,更有东方式的谋略和智慧。关云长不仅被官方尊为武圣,甚至演变成了百姓心目中的财神。特色是旅游产品开发成败的关键,而特色的塑造取决于对资源文化内涵的准确把握和旅游功能的科学定位。”
据了解,宜昌正在筹划突出三国故地、宗教圣地特色,以武圣关公为品牌,以三国猇亭古战场、当阳关陵、玉泉山等为重点,加强三国文化旅游产品的主题化、系列化开发。
梁宜透露,当阳玉泉山风景区、关陵景区和猇亭古战场将创建国家4A级景区,要将猇亭三国古战场打造成为在全国、全省有影响的“湖北三国历史文化主题公园”,将关陵景区打造成“小巧、精致、规范”的新关陵,构建“宜昌—猇亭—当阳三国文化游”旅游主轴,建成三国文化体验旅游区。
目前,在猇亭古战场景区,工人们正顶着烈日刷新古战场外城墙。景区工作人员说,下一步会将景区的危房重建,并修复古栈道和破损的石碑。
当阳市成功引进深圳市华铁文化公司投资20亿元,将建设集关公朝圣、休闲度假、商务会议、冒险游乐、楚汉风情体验于一身的“当阳关公文化旅游综合开发项目”,拟于今年9月中旬左右开工。
此外,宜昌正在考虑加强与省内三国文化重点城市的大范围合作。宜昌准备与襄阳、荆州、赤壁等三国文化核心圈城市一起,将具有互补性的特色景点有机串联,共同宣传三国文化主题游产品,共同维护、打造、提升三国文化主题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责编:宋菁
网站简介 | 网站地图 | 版权说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
长江互动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鄂ICP证:02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406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 B2-201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