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话题新闻

时评:中国经济实现飞跃的"时间窗口"已经来临

2009-12-28 11:30北京TRS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我要评论
分享到: 6.02K
字号:T|T
(人民网)12月27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中南海紫光阁接受新华社记者独家专访,就当前经济形势、明年经济工作和其他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在这个特殊的年份,中国经济经历了惊心动魄、企稳回暖之后,终于实现V型反转,然而国际金融危机仍未结束,今后中国经济究竟路在何方?“我觉得我们现在就是要做好当前的事,同时又要筹划未来的事。”温家宝总理的这句话解答了我们心中的疑问。

  其实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已经证明过分依赖世界市场的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有其自身的缺陷,不可持续,“扩大内需”一词也正从那时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而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再次印证了这一点。我们看到,在应对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前,出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定语,这说明其实从着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那一刻起,调整中国经济的增长结构,就已被认为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而温总理的前半句话仍然强调要做好当前的事,即把应对金融危机的各项工作继续搞好,这表明前方的艰险仍然存在。毕竟外部需求持续减弱这个趋势在短期内还是难以转变的,而且目前取得的成绩,许多还是靠政策的支持,内在的动力和活力还不足。在这种情况下,过早地取消刺激经济的政策,可能令我们前功尽弃,甚至使形势发生逆转,正因如此,我们才要强调“调结构”,这个三字词汇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长期不变的主题。

  谋划当下,更要着眼未来。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地位的变化,势必给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带来新的变数,从逐渐增多的贸易摩擦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出端倪。是满足于目前的“世界工厂”水平,还是实现飞跃,现在可谓是一个极度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失不再来的“时间窗口”。

  “每一次国际金融危机都会带来一场科技的革命或者说大的变革,而决定应对经济危机取得胜利的关键还是在人的智慧和科技的力量。”从温总理的这句话里,我们嗅到了未来。互联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环保技术、生物医药,这些涉及未来环境和人类生活的一些重要领域,未来的发展还尚未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人类的生活将因它们而改变,世界经济制高点也将因它们而改变。而中国,已经不能再错过这次科技变革,如果说要去“抄底”的话,应该更多的从这些领域入手,以技术和人才的引进为重要支点,而不是去华尔街。

  抢占制高点的道路势必不会是平坦的,除了技术和人才壁垒,“碳排放”很可能成为横亘在中国经济未来发展道路上的又一壁垒。从一波三折的哥本哈根应对气候变化大会上看,“低碳”会成为制造话题的重要借口。所以,我们在加强自身节能减排步伐的同时,必须为自己的发展争得应有的权利。

  可以说,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确实是一次机会,中国经济在其“逼迫”之下进行的转型,在未来肯定会成为一笔宝贵的财富。更重要的是,它扭转了我们的心态,让我们对未来的判断更为清晰。

责编:张莹颖

分享到: 6.02K
合作网站

网站简介网站地图版权说明豁免条款联系我们

长江互动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鄂ICP证:02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406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 B2-201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