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岩介绍,四年前,学校就在新生报到的地方贴出醒目广告:给贫困生家长提供工作岗位。徐岩说,地大每年的贫困生不少,为了给这些学生提供一个安定的上学环境。学校决定从食堂、清洁工等抽调出一定的工作岗位,提供给愿意来地大工作的贫困生父母。一方面,学生和父母在一起可以相互照应,另一方面也减轻了贫困生家庭的经济困难。
但是遗憾的是,四年来,鲜有贫困生家长来应聘。去年,曾经有一个家长来报名,但最后还是没有来。倒是有些贫困生的亲戚等前来应聘。
记者辗转找到一位已经报了名,但是又放弃了的家长王女士。王女士是江夏人,单亲妈妈。多年来,她靠拾荒供女儿上学。尽管女儿建议她在学校找一个工作岗位,但考虑几天后,她还是决定不去,继续拾荒。
电话中,王女士告诉记者:“我也很想到学校去上班,一个月挣的钱肯定比我捡垃圾多。但是我去了以后,女儿的同学们都会知道她有一个穷妈妈,她们会看不起她的。”
对此,武汉大学社会学家周运清教授认为,这是一种典型的“文化心理”现象在作怪。
大学给贫困生家长提供工作是好心,家长认为“给孩子丢脸”也情有可原。但是家长们忽略了一点:劳动才是最光荣的。
责编:金鑫
网站简介 | 网站地图 | 版权说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
长江互动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鄂ICP证:02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406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 B2-201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