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武汉科教

贫寒家庭走出的钢琴才女

2009-02-17 09:55我要评论
分享到: 6.02K
字号:T|T
(楚天金报)(记者赵莉 实习生杨昀)不到16岁的武汉女孩陈诗卉,在不久前落幕的香港国际青少年艺术节中,获得少年B组(16-18岁)钢琴演奏唯一最高奖——钻石金奖。按照组委会的安排,四月份,陈诗卉将同其他组别的最高奖获得者,一同前往维也纳金色大厅参加演出。陈诗卉就读于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高一(12)班,小妮子爱说爱笑,一脸的阳光,谁能想象她出自一个贫寒的单亲家庭?

    学琴专找便宜教师

    陈诗卉记事起,就只记得家中的成员有三人:外婆、妈妈和她。一家人的生活靠外婆微薄的退休金,以及妈妈起早贪黑做小生意维持着。那时,家里有一架钢琴,没事时诗卉就在上面敲打。因为乐感强,诗卉学起了钢琴。

    诗卉已不记得自己换了多少个老师,因为学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诗卉得不停地找学费低的老师学琴。为图便宜,诗卉和妈妈经常搭一两个小时的公交车,辗转去老师家。

 

    诗卉的手指不修长,并不是学琴的料,因此要经常拉手指,手指的撕裂感经常疼得她眼泪直掉。小时跟老师学琴时,她一弹错,老师就敲打她的手指,陈妈妈心疼孩子,但诗卉却安慰妈妈:“其实一点也不疼,真的!”

 

    随着学琴的孩子多起来,钢琴课的学费也水涨船高,从起初的二三十元每节课,涨到现在的一两百元一节。陈妈妈备感吃力,她想到让孩子放弃,但每每提及,孩子都是低着头不作声,陈妈妈便不再说什么了。

    继承妈妈的乐观

    虽然出生在贫寒的单亲家庭,但陈诗卉很阳光,一如她的母亲。见到打扮“光鲜”的陈妈妈时,记者很难将她与贫困联系起来,倒是她不好意思地笑了:一套衣裙不到一百元,墨镜是亲戚淘汰的……日子虽然紧,但她总想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家人和同事。“你对生活微笑,生活才会对你微笑”,这是陈妈妈信奉的一句话。对于过去的辛苦,她不愿多提。

 

    陈诗卉从妈妈那里继承了阳光、乐观的心态。在学校,陈诗卉喜欢交朋友,爱和老师开玩笑。在家里,看到累了一天的妈妈瘫倒在沙发上时,诗卉就会给妈妈倒上一杯水,然后坐到旧钢琴前,优美的钢琴曲随着手指的跳跃流淌而出。每每这时,家人的疲惫一扫而空。

    想让妈妈和外婆享享福

    陈诗卉和外婆的感情很深,学琴这么多年,外婆一直在为她付出。为了节省开支供孙女学琴,外婆一人在家里,很少用水电,老人已经多年没有添新衣了;家里要丢弃的瓶瓶罐罐,她也会收集起来卖掉贴补家用。但对于孙女学琴,老人却很大方:“学琴、报名参加比赛,该花的钱一定要花。”

 

    外婆80岁了,有心脏病和高血压,小小年纪的诗卉学会了量血压、心脏舒缓。一次外婆在家发病,诗卉一面打电话叫救护车,一面帮外婆舒缓,外婆得到了及时的抢救。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琴,说没压力是假的。不过陈诗卉笑着说,她会把压力变成动力!诗卉的梦想是将来进入一家乐团,接过生活的担子,让妈妈和外婆享她的福。  

 

 

责编:陈明

分享到: 6.02K
合作网站

网站简介网站地图版权说明豁免条款联系我们

长江互动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鄂ICP证:02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406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 B2-201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