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武汉科教

名师解读学生做题“流行病”

2010-01-05 08:30我要评论
分享到: 6.02K
字号:T|T
(楚天金报) (记者王华芬) “儿子现在读八年级,可是昨夜他的一个问题让我睡不着了:数学那么重要,我怎么学不好呢?老师讲的题我懂了,为什么我自己拿到别的类似题目就做不出来呢?”近日,一名初二学生家长在“家长100教育论坛”上发帖求助。此帖一出,不少家长跟帖表示:自家孩子也有同样的困惑——做过的题,过几天再做又不会了。


    武钢三中数学教研组长詹立波告诉记者,在中学阶段,这种“老师一讲都会,自己做时傻眼”的现象十分普遍,“在高中,高一、高二年级很明显,几乎有一半以上学生都存在这个问题,到了高三,因为训练量加大就好多了。”詹立波说。


    为什么老师讲时都懂、自己做时不会呢?詹立波解释:“老师讲题时,学生是顺着老师的解题思路来理解的,所以很容易就懂了。这就好比乘电梯,进电梯门是老师引领的,接下来上楼就顺理成章了。但如果没有把老师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变成自己的,当同样知识点的题目换个面目出现时,自己还是不知如何下手。说白了,就是知识点掌握得还不熟练。”


    如何解决这个令学生和家长头疼的问题呢?詹立波建议,“认真对待老师布置的作业,不会做的或做错了的,一定要弄清楚。如果学有余力,可以额外增加训练量,有一定量的积累后,注意归纳和总结”。詹立波并不赞成题海战术:“不注意归纳总结、举一反三,做再多的题也没用。”

 

责编:张琬婧

分享到: 6.02K
合作网站

网站简介网站地图版权说明豁免条款联系我们

长江互动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鄂ICP证:02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406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 B2-201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