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钢三中数学教研组长詹立波告诉记者,在中学阶段,这种“老师一讲都会,自己做时傻眼”的现象十分普遍,“在高中,高一、高二年级很明显,几乎有一半以上学生都存在这个问题,到了高三,因为训练量加大就好多了。”詹立波说。
为什么老师讲时都懂、自己做时不会呢?詹立波解释:“老师讲题时,学生是顺着老师的解题思路来理解的,所以很容易就懂了。这就好比乘电梯,进电梯门是老师引领的,接下来上楼就顺理成章了。但如果没有把老师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变成自己的,当同样知识点的题目换个面目出现时,自己还是不知如何下手。说白了,就是知识点掌握得还不熟练。”
如何解决这个令学生和家长头疼的问题呢?詹立波建议,“认真对待老师布置的作业,不会做的或做错了的,一定要弄清楚。如果学有余力,可以额外增加训练量,有一定量的积累后,注意归纳和总结”。詹立波并不赞成题海战术:“不注意归纳总结、举一反三,做再多的题也没用。”
责编:张琬婧
网站简介 | 网站地图 | 版权说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
长江互动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鄂ICP证:02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406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 B2-201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