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老铜匠巧手打出铜版“黄鹤楼” 愿无保留授技

新闻中心 > 首页社会

2012-05-09 07:45 来源:
【字体:
(长江日报)昨日,记者刚走进汉阳西大街青石桥社区,就听到“叮叮当当”的敲打声,花白头发的曾宪高老人正在为他的铜版“黄鹤楼”做最后的打磨。历时近1年,仅一张图片做参考,曾爹爹用11斤半废铜,手工打造了一个“黄鹤楼”。

    曾老现年77岁,退休后开了一家自制铜货作坊,十几年前将店铺交给儿子后,就开始专心做起了铜艺品。去年7月,曾爹爹萌生了做一个铜版“黄鹤楼”的想法,由于没有设计图,他边琢磨边做,一做就是近1年。

  曾老小心翼翼地捧出铜版“黄鹤楼”,将其轻轻摆放在木桌上,一片金碧辉煌的景象展现在记者眼前:直楼、攒尖顶、每层12个飞檐翼角、梅花门按钮——精致的微型黄鹤楼惟妙惟肖。曾老介绍,铜版“黄鹤楼”是按实物缩小100倍所制,塔底的长与宽均450cm,高达600cm,重约11斤半。

  曾老说,做这个铜版“黄鹤楼”起初根本没有任何辅助道具,只有一张黑白黄鹤楼的影印纸做参考。他就根据图纸测绘,计算大小比例,用泥巴捏造型,然后用白铁打模子,最后才开始用铜片打磨。期间,曾爹爹又经历了反复修改。

  曾老解释:“黄鹤楼是武汉市代表性建筑,我希望做出来代表武汉民间艺人的手艺。”

  在曾宪高老人2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精巧的铜艺品,有功夫茶壶、汉派壶、富贵金龙鱼、“荷塘秋色”等。

  曾爹爹笑说自己干了一辈子的打铜活儿,基本上看到自己喜欢的景致或是事物就会在心里想好它的形状,然后雕刻出来。“荷塘秋色”就是老人的得意作品之一,逼真的莲藕、荷叶、游鱼、蜻蜓完美组合,展现了一幅清逸的荷塘景致。自打曾爹爹第一件作品梅花鹿被武钢收藏后,十几年来他又陆陆续续做了十几件手工艺品,其中不少被相关单位收藏,还有很多人慕名前来高价购买。

  “我的好胜心强,见到什么就想着能不能把它用铜做出来,基本上就没有我做不出来的铜货!”说起手艺,曾爹爹满脸自豪,原来他13岁起就跟随父亲学做铜器品。如今,历经几十年的磨练,曾爹爹已经练就了一副炉火纯青的好功夫,平时敲铜器凭的完全是手眼功夫,很少用尺子之类的辅助工具。

  曾老有两儿两女,除小儿子接管了自己的铜货店外,其他儿女都没有涉及这行,曾爹爹制作铜艺品的技艺近乎失传。

  “铜艺品的制作比一般铜货的制作要复杂得多,并且还有设计构思,很费精力,很多人都嫌麻烦。现在多做点,以后也算是个‘古董’了。”曾爹爹笑称,言语间不免有些无奈。

  “曾爹爹的铜活手艺确实很不错,随手就能做,并且做什么像什么。可是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学这门手艺了,实在是太可惜了。这样的老手艺,千万不能失传啊!”邻居王嫂对记者说。

  曾老告诉记者,今年正在准备做个铜版的天安门。他委托本报告诉读者,如果有想拜师学艺的人,他会毫无保留地教授自己的技艺。

责编:金鑫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