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云娇 涂亦楠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
现代社会治理体系是国家正式治理与基层社会自治的有机统一。在基层实践中,不少干部比较看重“党建+智治+自治”,甚至有人认为在“自治”中,人的作用比较重要,法的作用不那么重要,这是一种误解。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基层社会治理需要在法治层面率先突破。法治具有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实现基层治理质效跃升应当运用法律武器。基层治理体系的完整内涵,当是“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
事实上,以法治力量推进社区基层自治,早在制度层面就有一系列部署。
2014年《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民生领域法律服务”。同年,司法部出台《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全面依法治国和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高度,建立基层法治队伍制度,选派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法律调解员参与城乡治理”。2018年,司法部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村(居)法律顾问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培育以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人员为主要力量的村(居)法律顾问团队”。2019年《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健全基层公共法律服务机制,强化并规范村(居)法律顾问的职责与服务”。
随着社区法律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全国各地纷纷建立起基层法治队伍。一些省份通过省级党委或者政府发布《关于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的指导性意见或实施方案》;另一些省份则制定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将村(社区)法律顾问服务纳入其中,作为关键环节;还有一些地区由司法厅(局)牵头,进行制度设计与创新促进(社区)法律顾问制度建设。目前全国各地都将基层法治队伍作为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抓手,着力提供便捷、高效的社区法律公共服务。
社区是整个社会的组成细胞,是居民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的场所。基层法治在处理邻里纠纷、医患纠纷、交通事故、土地和劳动争议、环境保护以及婚姻家庭等各类矛盾与冲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提供专业法律咨询与建议,第一时间、第一现场解决纠纷,化解矛盾。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更新、小区电梯建设、外墙维修、供水改造、物业服务提质升级、物业收费等问题层出不穷。
基层法治队伍由党委政府领导,由司法行政机关负责,由律师群体主动参与,为社区基层自治组织和广大居民群众提供公益性、普及性、便利性的法律服务。尤其在四个核心领域充分发挥作用:参与解决纠纷、支持自治组织依法治理、提供法律咨询、开展法治教育;通过开展宪法和法律的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法治观念,逐步培养懂法守法、依法行事的良好习惯;通过引导依法治理,提高基层自治管理水平;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管理社区公共事务,有效解决基层矛盾和纠纷,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编辑:余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