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怀川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金秋十月,赏秋佳季遇上黄金假期,爱国氛围叠加出游热情,从国潮热到赏山河,从文博场馆到早餐夜市,以情怀交织、人文交融为显著特征的经济消费新图景,展示了活力中国。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今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再次强调了文化和经济交融互动的重要作用。
作为一个崭新命题,深刻把握人文经济学的丰富内涵,要有历史纵深感和全新视野。人文经济学扎根中国大地,贯穿历史与未来,统筹经济与文化,融合传统与现代,展现出深刻的“中国性”和“现代性”,是“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的重大理论创新,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学表达。
■ 人文经济学是以“人”为中心的经济学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以人民为中心,在现代化事业发展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文经济学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学,以人文价值作为发展的衡量尺度和重要动能,文化和经济、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始终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落脚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人文经济学强调文化和经济的互动交融,凸显了经济、文化在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中的不可分割、相互转化的关系。一方面,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高质量发展不同于西方的经济增长逻辑,也不同于传统的发展模式,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凸显了经济增长中的人文底蕴。另一方面,在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过程中推动经济发展。《“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推进文化和旅游、体育、建筑融合发展,建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充分强调了文化在激活发展动能、提升发展品质、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因此,人文经济学的内在机制正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中蕴含的深刻道理,闪耀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光辉,促进着人的全面发展。
人文经济学强调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在经济增长中彰显出“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的人文关怀,在城市建设发展中为人民创造高品质生活。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与此同时,文化的相对独立性使得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仍然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构筑中国人的精神家园。2023年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苏州考察时指出:“苏州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做得很好,这里不仅有历史文化的传承,而且有高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当今中国的经济发展依靠并体现为现代的科技创新,但同时也需要保护并传承好作为传统的历史文脉,消弭传统与现代的割裂感,而这正是人文经济学的显著特征。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不仅增强了城市发展的潜力和后劲,同时又提高了城市发展的宜居性,“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
■ 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传统文化底蕴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
以大历史观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古老中国的“旧邦”之上展开的现代化“新命”,是从中国大地上长出来的现代化,其背后有着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和宽广厚重的文化根基。中国共产党成立前,仁人志士们已经对“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进行了长时期的探讨,但是在古今中西的交冲与离析中,始终没有寻到拯救民族危亡、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出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历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破解“古今中西之争”,坚持“走自己的路”,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一开始就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着本质性的联系,是中国共产党将社会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三者结合而生成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和拓展,也必然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人文经济学强调经济与文化的结合、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内在蕴含着把经济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价值指向,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传统文化底蕴,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滋养和推动作用。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实践中,经济与文化特别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赋予了经济发展的民族特色和人文精神,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如“经世济民”“扶贫济困”“讲信修睦”等思想观念和传统美德为经济行为提供价值引领,引导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氛围。而依托地方传统特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打造出文化消费新的增长极。比如,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指出“特色苗绣既传统又时尚,既是文化又是产业,不仅能够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能够推动乡村振兴”。此外,“天人合一”“物物而不物于物”“与人为善”等人文底蕴与经济的结合,能够让区域在物质生产之外表现出文化积淀丰厚、社会关系和谐和生态环境良好等强烈的人文特征,聚集更多的创新要素和创新主体,在经济与文化交融互动中实现着高质量发展。
■ 以人文经济学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的重要方面。人文经济学的核心要义在于:通过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内在机制,实现文化发达、经济走在前列、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者相统一的发展样态。因此,对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来讲,人文经济学既是理论阐释,又是方法路径,更进一步说,人文经济学最终是要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服务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推动中华民族由传统走向现代。
一是推动文化的繁荣发展。人文经济学揭示了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文化繁荣的道理,这就是要实现经济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在经济发展中推进文化的发展,凝聚建设文化强国的磅礴力量。一方面,要以经济的发展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先进适用技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更“火起来”,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另一方面,要促进文化和科技的融合,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催生文化新业态,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的供给方式,实现文化优势和经济优势、发展优势的相互转化。
二是为新质生产力凝聚人文力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创新活动需要人文价值的引导,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等人文价值;创新潜力需要人文氛围的包容,为创新特别是原始性创新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创新能力需要人文伦理的规范,要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人文伦理,寻求一个技术与人性和谐共生的平衡点。此外,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这也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例如,劳动者活力的激发需要合作、诚信、敬业等人文理念的培育,劳动者素质的提升需要教育、科技、人才三大战略的有机互动等。
三是推动人文经济从特殊到普遍。高质量发展、高科技创新与历史文化传承的人文经济充分激发了“人”和“文化”对于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人文经济目前还是特殊的,它在一部分城市中出现和发展,理解和运用人文经济学,不仅要能够阐释人文经济发达地区的内在机理,还要推动人文经济尚不显著的地区实现文化和经济、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考察人文经济样本,总结提炼人文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要坚持因地制宜,各地要结合自身的历史传统和地方特色,积极探索人文与经济共生共进的发展策略,“美美与共”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人文经济学是中国经验的理论总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学表达,能够为我国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为世界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一种新范式。更重要的是,人文经济学不仅是文化和经济的融合,也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这两重关系统一于:一个具有民族文化底蕴的后发国家如何利用厚重的文化推动现代经济的发展,又如何在现代市场经济形态中让文化传承下去并且进一步发展壮大,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极具普遍性意义的问题。因此,人文经济学的发展任重道远,要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生动实践,以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向世界讲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中国故事、中国理论、中国方案。
编辑:余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