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发"银弹"轰下"及时雨" 武汉旱情有所缓解
◆时间:8时45分
天气雷达“抓住”降雨云团
“天气雷达显示,有降雨云团即将飘过江夏株山茶场,那里将按计划进行增雨作业。”昨天8点45分,记者接到省气象局报告好消息的电话。
而此时,武汉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刘火胜,正在该台监控室里,密切关注着云层的雷达回波图,实时监控云层厚度变化及其所含降水粒子多少。刘火胜说,一般说来,云层较厚、水汽旺盛、所含降水粒子多,会更适合增雨作业。
◆时间:11时45分
搭帐篷坚守一夜等战机
记者赶到江夏株山茶场,一下车就看到,一门三七高炮和一部火箭发射架,并排摆放在空旷的田地上,相聚不到100米,5位身穿迷彩服的发射手,聚集在火箭发射架边,已进人“临战”状态。
江夏区气象局局长龙正华介绍,降雨云团在空中不断飘移,一飘走,发炮打不到云中,就白打了。为
了不错过“战机”,昨夜有3位发射手坚守在作业点,夜里睡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今早又有两位发射手来增援。所有发射手都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才能上岗。
◆时间:11时57分
20多米外遥控发射火箭
此时的天空中,聚集厚厚乌云。龙正华介绍,刚才雷达显示初步形成作业条件,经过商讨后,计划发射火箭增雨。
他说:“一枚火箭身价2000元,能携带10.8克碘化银催化剂。”
发射手按计划将两枚军绿色、长1米多的火箭弹插人炮筒,并进行了滑膛、测电阻等检测,随后在火箭基座后面接上了控制火箭发射的电缆,这条电缆约有20多米长,连接在远处的火箭发射控制器上,发射手通过控制器遥控发射火箭。
◆时间:12时
火箭发射要与飞机“抢”航线
此时,王康致电江夏空管机构提出作业申请,并报出了作业数据:方位:正北方;发射角度:仰角45度;射程10公里,最大高度5公里。
王康说,空管部门会根据这些数据,查看作业涉及空域的航路情况,然后看能否协调安排出作业时间。
10分钟后,王康的手机响了,接到的是好消息:空管部门批准作业,但作业时间最多只能有5分钟:12点11分至12点16分。
◆时间:12时11分
两枚火箭两分钟内射完
12点11分,王康下达了发射指令,发射手随即按下火箭发射按钮。
“砰”!一声巨响,记者距离发射架有约25米远,仍被震得耳朵刺痛,只见火箭带着红红拖尾,直冲上高空,很快在厚厚云层消失不见,约半分多钟后,空中响起低沉爆炸声;发射手再按按钮,又一枚火箭飞向天空。
王康解释说,发射顺序不能是1-2-3-4,须是1-3-2-4,因为每次发射的火箭不能挨得太近,且各个火箭有一个分散的范围,总体呈扇形分散,这样可以增加影响面积。
随后,他致电空管部门告知作业完毕,发射手们开始擦拭炮膛、调试炮架,等待捕捉下一次战机。
【效果】
武汉市气象局介绍,截至昨19时,我市的江夏、新洲、黄陂、蔡甸、东西湖均进行了增雨,共作业9次,
共发射炮弹280发、火箭弹30枚,在全市大部打下了小到中雨。
刘火胜介绍,截至昨晚8点,位于东西湖的武汉测站测得降水量为11毫米,而新洲、黄陂、蔡甸、江夏入工测站的降水量分别为22毫米、17.9毫米、12毫米和5.2毫米。北部不少自动站的雨量超过20毫米。
【解惑】
四问人工增雨:
1、为何今年降水异常偏少需增雨?
武汉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刘火胜表示,我省、我市的水汽通常由南方的暖湿气流输送而来,暖湿气流与北方的冷空气一旦势均力敌,碰撞之下,易带来连续降水。今年受拉尼娜现象影响,大气环流较异常,暖湿气流不给力,难以深入我市,水汽不旺盛导致降水量大打折扣。
他表示,不止是湖北、武汉,长江中下游还有一些地区,比如湖南、江西等地出现的旱情,也有这个原因。
2、外地增雨作业,会否“抢”去我市雨量?
江夏区气象局副局长王康表示,国内现有人工增雨技术增加的降水量相对有限,平均增雨效果约16%到17%,且随着大气中不断有水汽补充,外地的增雨作业,一般不会“抢去”我市的降水量。
3、发射碘化银,会否污染空气?
市气象局副局长杨国武表示,增雨作业中,通过火箭和高炮弹发射的碘化银微粒的剂量很少,在高空播撒后会很快燃烧挥发,被降水云层中的水汽完全吸收,不会扩散到大气中造成污染。
4、火箭残骸落地会否伤人?
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主任龙国祥说,火箭完成播撒任务后,会在高空自动爆炸解体,产生的残骸碎片重量不超过2两,且呈分散的絮状,飘落下来不会对市民产生影响。
【全省】
5月8日以来,我省开始新一轮入工增雨作业,地面、空中双管齐下,在我省大部分地区都“催”下了小到中雨或中到大雨。
省气象局入士昨介绍,5月8-9日,我省共出动两架次飞机,分别在武汉、天门、宜昌等地上空,实施了入工增雨抗旱作业,催化飞行时间约5小时,影响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影响区普降中到大雨。
5月8日至10日18点,全省十堰、随州、咸宁、荆州、宜昌、恩施、武汉等11个市(州)的39个县市地面增雨作业155次,发射火箭弹500多枚,高炮弹2000多发,累计影响面积3万多平方公里,作业区内平均降水量20毫米以上。
记者符樱通讯员刘劲忠胡芳玉陶火胜
昨日,我市启动近年来最大规模的人工增雨作业,截至19时,江夏、新洲、黄陂、蔡甸、东西湖的5个作业点,10小时内累计发射炮弹和火箭弹共310发(枚),“打”下了小到中雨,我市旱情有所缓解。
但气象部门表示,未来一周,武汉难有明显降水,抗旱形势不容乐观。
详情请看:http://cjmp.cnhan.com/whwb/html/2011-05/11/content_4815006.htm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