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最大规模战役 江城13亿大排渍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2-02-16 07:35 来源:
【字体:
长江日报(记者金涛 通讯员高山)“大战100天,清沟管,畅排水”,昨日下午,我市启动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应对渍水战役。

    去年“6·18武汉看海”事件后,我市排渍工作受到市民和媒体广泛关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专题研究,将“提高城市排渍能力”列入今年政府“为民办理的十件实事”之一。

    按照计划,超过13亿元的排渍工程将于今年内完工。全市8处极易渍水的立交桥涵将全面改造排渍系统,提升应急能力。全市8条骨干箱涵、明渠排水通道,将展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疏浚,其中包括24年来从未疏捞过的黄孝河箱涵。扩建汉口机场河、武昌沙湖罗家港一线等排渍“咽喉”,排渍能力至少提高一倍。

    一批近年来实施的在建排水项目,也将在雨季来临前完工。其中包括东沙湖连通箱涵、杨泗港泵站。

    基础设施是排渍保障。据了解,市政府将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逐步加大对排渍设施的投入。

    现有设施的维护、管理也全面升级。我市原设定的“排水疏捞月”,今年将提升为“百日战役”,全市上万名排水疏捞员将停止节假日休息,抢晴天战雨天,对2500公里主次干管至少疏捞一次,对3500多公里的社区“毛细管”进行重点疏捞,特别是去年出现渍水的88处地点。

    “百日大战”中,水务人员将清除管涵底泥,清除阻水物体,维护泵站设施,更换一批缺损井盖。检查和督促在建工程,要求修复被破坏的排水设施,保证排水通畅。

    专家称,“百日大战”后,如果今年再遇“6·18”同级别大雨,我市大部分地区渍情减弱,渍水时间缩短,主干道交通可保基本畅通。

责编:李莉莉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