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洪山广场:大树多了 绿荫也多了
(长江日报 记者杨捷 通讯员郭文雅 颜波)原东广场设计为董必武纪念广场,种有105株雪松,寓意铜像树立时董老诞辰105周年。
“新恢复的洪山广场,将大树分布整个广场。”市园林院设计师姚华兵介绍。原来广场多草坪少林间的情形会改变。夏季,市民可以在大树下躲阴。
在绿色“主打”的东广场雪松林中,设计师外围设计了金色的银杏、红色重阳木、浪漫的香樟树。还有红色的梅花,白色的垂丝海棠,更改四季的林间装扮,为四季散步和游玩的市民带来不同的色彩和观感。
洪山广场中心区域占地50700平方米,规划绿化面积18426平方米,绿化率36.3%。“广场没有增加面积,但新设计的广场绿量比原洪山广场大大增加。”园林院设计师解释,这是因为“立体”种树实现的绿化放大。
洪山广场原观赏草坪约占广场面积1/3,广场绿量不足,热岛效应明显,市民反映遮阴太少。因此,复建方案保留部分观赏草坪,不到广场面积的1/10。其余大面积采用复合绿化种植,引进大树,树下立体栽种有颜色或开花灌木等植物。
业内介绍,立体种植比平面草地的绿量高,洪山广场因此增长绿量30%。
本报讯(记者杨捷 通讯员郭文雅 颜波)改变洪山广场上的用水,是新设计中体现以人为本和环保节能的亮点。广场设计了直饮水机房,市民不花钱,就能随时喝上放心水。
过去,洪山广场的雨水顺着流水沟进入城市排水箱涵。市园林院设计师姚华兵昨日介绍,现在广场将采用新型污水处理技术——膜生物过滤器,增设雨水回收系统,收集、储存广场上的雨水,通过初级过滤后用于绿化灌溉。
据测算,广场每年灌溉等用水量约25185立方米,收集雨水一年约16642立方米。雨水经过处理回用后,只需每年为广场补充用水量8543立方米。
折算下来,用了雨水再利用装置后,可为洪山广场每天节约46立方米自来水。按目前水费2.8元/立方米、排污费0.9元/立方米算,每年可节省广场灌溉水开支5.8万元。据介绍,音乐喷泉水体用上水体循环过滤,还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原广场照明采用传统光源,耗能大、景观效果可控性不强。复建方案大量设计用LED节能灯、太阳能景观灯,兼顾照明与景观双重效果。据设计师介绍,用上LED灯,比传统灯具节能60%—70%。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