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华农学子48249张照片描绘《腾飞大武汉》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2-06-08 05:39 来源:
【字体:

(长江日报 记者欧阳春艳)昨日,一段时长4分36秒的视频《腾飞大武汉》在网上悄然走红。视频里,70多处大气磅礴的江城景点、动感十足的配乐,让很多网友误以为这是一部官方出品的城市宣传“大片”。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部“大片”的作者竟然是华中农业大学08级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张靖川;这段他的本科毕业设计作品,也并非是用摄像机拍摄完成,而是他将自己拍摄的48249张照片进行技术处理后的延时摄影作品。

  就想体现“快”武汉

  今年3月,已是大四学生的张靖川正在面临毕业设计的选题问题。思来想去,从自己最亲近的武汉这座城市入手,似乎是个不错的主意。“我们学校地处偏僻,平时我又很宅,出门挺少的。所以,我只要出门一次,就会感觉到武汉变化特别大,发展特别快,我简直会有一种从乡下进城的感觉。于是,武汉发展的‘快’触动了我的神经,我想,我的毕业设计作品,一定要突出这个‘快’字。”张靖川告诉记者。

  2010年,张靖川跟许多潮人一样玩起了单反相机。去年,他又跟同学一起成立了“ME映像工作室”,作为学生创业的项目,主打校园写真拍摄。很自然地,他的毕业设计跟自己最热爱的摄影密不可分。张靖川说:“我想了一下,觉得延时摄影这种手段,特别能体现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也特别让人感觉到‘快’。所以下定决心要尽可能多拍些武汉的照片,用尽可能精细先进的后期加工手段,把这份毕业设计做好。”

  “我做这段片子的初衷其实挺朴素,就是想展现武汉的美丽,以及我对未来武汉发展的美好希望。另一方面,这也算是对我大学四年生活的一个总结汇报吧”,张靖川表示。

  学习一切可以学习的

  延时摄影,对普通人来说似乎比较陌生,其实,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花朵开放、天亮过程,风起云涌等效果,就是用这种技术手段实现的。照片拍摄者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之后,对同一个事物进行一次拍摄,一段时间后,再将拍摄得到的若干张照片进行连续放映,就会奇妙地呈现出这一事物的发展变化了。张靖川的《腾飞大武汉》,正是运用了这一已经较为常见的拍摄手段。

  “虽然这个技术已经在广泛使用了,但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尝试,包括后期制作的一些手段,课堂上老师们也没教过,全靠我自己学习加实践了。为了这个,我几乎看遍了网上能找到的所有延时摄影作品。”张靖川透露。

  用延时摄影拍摄大武汉,张靖川并非第一人。“之前有人拍摄过,那部作品也挂在网上,不过他拍摄的地点比较少,使用的技术手段也相对不够精细”,对于自己的作品,张靖川多少有些自豪。

  累坏了自己,也累垮了相机

  今年3月底到5月中旬,张靖川用了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走遍了武汉的大街小巷。长江大桥、户部巷、武汉大学、光谷步行街、磨山、晴川阁、江汉路……江城大大小小的70余处地方,张靖川都背着自己那台尼康D90和三四个镜头以及三脚架去蹲过点。

  “武汉的天气,一个月里面适合拍摄的也就十多天,所以遇到合适的天气,我都是清早出门,一直拍到晚上才收工。学校离汉口太远了,有时候实在没法赶回学校,就在外面随便找个地方过夜了。”回忆起拍片的那些日日夜夜,张靖川感觉就是一个“累”字,“一天拍下来,人根本都不想动了,但还得赶着做选片、剪辑等后期工作,如果第二天的天气合适,就继续早早起床出门去拍”。

  就这么拍着拍着,张靖川手头积累的武汉照片达到了惊人的48249张。然而,这么高强度的拍摄,把他那部才买了两年多的尼康D90也给弄得快“趴”下了。“我这相机虽然才买了两年多,但拍的照片已经达到了11万张,特别是前两个多月用得太厉害了。所以,现在它曝光不准、快门异响等问题都出现了,时不时得修一修。但没办法,为了拍好片子,这是必须的牺牲。”张靖川对自己心爱的相机流露出了小小的心疼。

  而对于这份毕业设计最大的遗憾,张靖川说:“因为视频时长有限,最后我只选用了其中的20000张照片,很多武汉的美景因此都没机会呈现,或者说呈现得太快了。”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