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最具风情
三滴水床。
(长江商报)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是武汉博物馆中我认为最具风情的一家,有种“现于世,隐于市”的感觉。
做工精美的三滴水床、文化涵义及其丰富的木雕洗脸盆架、展现黎族居民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的生活用具等,馆藏的一万余件藏品向人们阐述了各个民族的丰富多彩的文化。
该馆藏的物品是经过几十年几代博物馆人的不断努力积累的,收藏了我国中南、华东、西南等地区二十多个少数民族的民族文物,它们或古朴粗犷,或玲珑典雅,或装饰华丽,其中不少堪称珍品、孤品,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珍藏
国内唯一民族学专业博物馆
沿着中南民族大学的南湖边走着,湖面波光粼粼,一栋青砖绿瓦的庭院般的建筑坐落在南湖之滨,这就是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
该馆占地面积2600多平方米,以3个大小不同、形状各异、内院为中心,将庭院、走廊、大厅和内室连为一体,高低错落,精致别样。屋上盖琉璃瓦,并缀以飞阁重檐,秀丽玲珑。整个建筑既庄重典雅,又融入了我国传统建筑的精髓和少数民族的建筑风貌。
展厅呈“回”字形围绕着绿树环绕的内院,馆内成列有民族服饰、民俗、民族工艺品、民族文化等展室。馆藏中南、华东、西南29个民族的一万多件文物及图片,不少堪称珍品。举步之间,便能领略我国南方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和风俗民情。
据该院的副院长刘卫国介绍,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的前身是成立于1953年的中南民族学院民族文物陈列馆,“文革”期间,中南民族学院被撤销,陈列馆藏品也被转移至中央民族学院保管。1984年,在著名学者吴泽霖先生的倡议、主持下,博物馆得以复建,并正式命名为“民族学博物馆”。
据知,该博物馆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座以“民族学博物馆”命名的专业性博物馆。
三滴水床一张床要做几年
来到土家族展厅,一张雕工精美的床吸引了我的注意。该床极具有土家族风格,该床有三层,最里面是床,中间则摆放了茶几,外层则是脚踏板和床框。
“这就叫三滴水床”,刘卫国说,“这张床价值不菲,该床又称千工床,制作该雕花床的工序繁多,工艺复杂,做一张雕花床,往往要耗费几年时间,历经数百上千个工日,并且该床没有一个地方使用钉子,全部是拼接而来的。”
据刘卫国介绍,这张床是1989年,学校委托湘西的一位朋友收集的。该床的外观类似于一般屋宇的层进式结构,每一层床檐均取屋檐滴水之意,由于有三层床檐,故称“三滴床”。另一种解释是指湘西姑娘出嫁时,要坐在床上哭嫁,取泪水滴答之意,故名之为“滴水床”。
该床雕工精美,床的每个细节都值得考究,各个雕花都带有寓意。床底部的雕花是一个花瓶,其中插着莲花与三根戟,寓意“连升三级”,床檐上可有悬挂的蝙蝠,寓意“福到了”,旁边的牡丹雕花寓意“大富大贵”。
刘卫国介绍,这张三滴水做工十分的讲究。据鄂西习俗,床的尺码,均不得用整数,必须加半寸,俗话说,“床不离半,屋不离八”,“半”由“伴”的偕音而来,“八”由“要得发,不离八”而来。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