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心老人寻“亲”30年终圆梦
(长江日报讯 记者 黄莹)“他是我父亲的老同学,上世纪80年代初得知我父亲去世后,就开始找我,一直找了30年!”昨日,记者接到一个特殊的热线电话,武汉市民杨电在电话里激动地说。“十一”前夕,他见到了这位素昧平生的老人,便决定从此要像亲人一样对待他。
记者采访得知,老人名叫汪守权,今年80岁。解放初,他和杨电的父亲杨银浦在武昌博文中学(现十五中)上学,初中三年一直同桌。两人家都在汉口,每个周末,他们都会一起回家,再相约一起过江上学,汪守权还经常上杨银浦家吃饭。“也没什么特别的事,就是一起吃饭,一起写作业,一起玩,好伙伴那样……他走了后,一直忘不了。”汪守权感慨道。
1951年毕业,汪守权考了本地师范,杨银浦则去了郑州,从此分隔两地,失去联系。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天,已是十五中教师的汪守权,偶然从初中同学处得知,杨银浦早在27岁那年意外溺亡,留下了一个3岁的独子,就再也坐不住了。
“很想看看他的后人,我就试着去他老家车站路天生街市场那里找。”汪守权说,他第一次去,老房子拆掉了,没找着,第二次、第三次去找,都还是打听不到。退休后汪守权迁居深圳,他仍然放不下这个心结,“又回武汉找了七八次,问了很多老街坊,一直问到理发店、修自行车的、卖鸡蛋的……直到今年9月14日,通过当地社区的一个老主任找到了杨家亲戚,这才联系上了他儿子。”
“我一知道这事,很感动,第一时间就给我妈打电话。”杨电说,9月16日下午,他带上全家五口,买好礼物,郑重地登门拜访。而他见到的眼前这位老人,已是多病缠身。“我觉得太不容易了,一见面就聊了3个小时。”而在汪守权眼里,杨电几乎就是另一个杨银浦,不仅长得像,性格也都那么谦逊。得知杨电是大学老师,他笑得很欣慰。
“十一”期间,杨电还常常打电话陪老人聊天,俨然一对忘年交。他说,等老人回深圳时,要亲自开车送他去机场。
责编:王华懿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