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免费公共服务达30余项 免费比例全国首屈一指
(长江日报)
公厕免费、公园免费、老人坐车免费,公共自行车免费,还有免费艺术展赏、免费无线上网……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你,享受到越来越多不花钱的公共服务项目时,幸福感是不是也在提升?
据不完全统计,武汉目前向公众提供的免费公共服务项目达30余项,涉及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文化教育等10大类内容。《人民日报》去年报道:武汉“免费开放比例之高,在全国各大城市中首屈一指”。
2005年起,我市社区就诊免收普通门诊挂号费、普通门诊诊疗费、门诊注射服务费、住院诊疗费、住院护理费等5项费用。2008年起,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坐公交车,如今持证免费乘车的老人已上升至40万,每天约有21万人次的老年人免费乘公交。2009年起,武汉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寄宿生住宿费,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教科书费、住宿费全免……
武汉并非GDP最高的城市,但不少免费公共服务项目从这里发起。武汉是较早实行公园免费开放的城市,从10年前修葺一新的中山公园向市民敞开大门起,全市已有60余座公园相继免费开放,每年仅接待晨练人数就达1600余万人次。
武汉是全国首个在全市范围内布设免费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城市。现在,三镇有7万辆免费公共自行车,1200个站点,累计提供服务1500多万人次。
去年初,文化部、财政部发文要求推进美术馆免费开放。而武汉美术馆新馆2008年底建成以来,就对市民免费开放,开支由财政补贴。2006年暑期,武汉104所中小学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计算机教室,总机位8866个,一个月共接待学生14万人次。
每年,在市政府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中推行若干项免费公共服务项目,已成惯例。免费服务产品种类越来越多,受惠人群越来越大:为困难老人请“保姆”,资助门槛不断降低,受惠老人范围不断扩大;为听力残疾人安装闪光门铃;为老城区居民安装“惠民信箱”;清洗无人管理的二次供水水箱……
今年,我市还为新入学的全日制大学生每人赠送一张100元的“武汉通”公交乘车卡,在市、区政务服务中心和图书馆、博物馆、机场、火车站、大型公园等公共服务区域,提供免费无线上网。
“拇指族”张菁: 免费无线上网很爽

受访者:张菁 网站编辑
张菁是网站编辑,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工作时与网络打交道,工作之余在各种公共场所也喜欢用手机上网,是不折不扣的“拇指族”。
张菁说,她特别喜欢去武汉天地,因为那儿有免费的无线网络,用手机上网不要钱。今年5月,我市在14个公共场所开通了由政府买单的无线网络,张菁成为首批“尝鲜者”。起初她担心是“忽悠”,一试发现无线网络既不用花钱速度又快,感觉很爽。
除了武汉天地,可以免费无线上网的还有天河机场、国际博览中心、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武汉火车站、汉口火车站、楚河汉街、吉庆街、光谷步行街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区域。
张菁专门测试了免费无线上网速度,她发现,上QQ、刷微博、浏览网页、下载网络应用,速度和宽带差不多。而在以前,如果手机要上网,只能用GPRS,网速慢,还费流量。
现在,只要有朋友到武汉天地等公共场所,张菁第一件事情就是搜索免费上网热点“iWuhan-Free”。
得知今年免费无线上网点将增加到40个,张菁说,身边的朋友和外地来的朋友,都认为这项惠民举措不错。她希望武汉免费无线上网的覆盖面越来越广,各个旅游景点都能建立起来,同时希望能进一步增强无线网络的稳定性。(记者马振华)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