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江汉关大钟60多天无人维护 寻大钟新"娘家"
钟声见证武汉沧桑
江汉关大楼上的钟楼。
钟楼里,显示时间的大钟面盘。
【前世今生】
钟声见证武汉沧桑
(武汉晚报 见习记者张慧萍实习生陈森图\记者熊波)昨天上午9点,武汉人熟悉的江汉关钟声《威斯敏斯特》报时曲像往常一样响起。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座走过89个年头的老钟,已经两个多月无人维护了。
两天前,江汉关大楼第四代护钟人,武汉亨达利高级技师郭亦农说,大楼原产权单位武汉海关已搬迁,“现在不知道该和谁接洽,我们已经两个多月没上过钟楼了。”
经记者多方打听、协调,昨天,亨达利守钟人终于与江汉关大楼接手单位取得联系,并就大钟维护事宜达成了合作意向,这口老钟重新得以正常维护。
护钟人找到大钟“新主人”
将作为历史文物展出
走近这座昔日的海关办公大楼,只见人去楼空、大门紧锁,再也不见以往繁忙的工作场景。钟声环绕下,这座建筑显得格外静穆、庄严。
曾经,大钟的钟声传遍三镇,是武汉人的计时器,也是长江船舶进出港的发号令。89年过去了,老机械钟芯已经“退休”了,换成了高科技的石英钟,由电脑控制,时间与卫星同步,每逢整点报时。
江汉关大楼虽然几经易主,但亨达利钟表公司,一直是大钟的“御用”守钟人。武汉亨达利钟表公司总经理韩昌永说,亨达利守护大钟89年,如今他们连谁接手了江汉关大楼都不知道,“这口钟要是没人管,很容易锈毁,百年老钟毁在我们这代人手里,是我最担心的事。”
【多方打听】
大楼产权正在移交中
“楼已经移交出去了,具体哪个部门我们也不清楚。”江汉关大楼的门房说,他们是武汉海关的留守人员,一个门卫,一个配电工,马上就要撤离了,具体时间还在等通知。
这座钟何去何从?记者联系武汉海关,相关负责人说,上世纪80年代,江汉关大楼成为武汉海关办公楼。去年11月19日,武汉海关正式迁出江汉关大楼。
经多方询问,得知大楼产权已移交至武汉市文化局,由该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接管。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市文化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负责人热情接待了记者。“你来得太及时了,我们一直在找亨达利公司。”该负责人说,早就知道亨达利有个专业班子维护了大钟近90年,但由于忙于交接工作,还没来得及与亨达利建立联系,大钟维护的事也暂时搁置起来。
【记者牵线】
护钟人找到大钟“新主人”
记者随即联系韩昌永,他高兴地说:“终于找到‘娘家’了,感谢武汉晚报帮忙牵线搭桥!”他立即将大钟历史沿革等材料送到市文化局。
“江汉关楼钟自安装落成到维护改造,近百年来,都由几代亨达利人风雨无阻、精心呵护,即使是亨达利在非常困难的时期也是如此。”韩昌永说,但他们在保护过程中投入人力、物力、资金很大,至少每年投入5万元。
他说,希望相关部门每年给予亨达利一定扶持和补贴,好让他们的责任心一代代传承下去。
对此,市文化局博物馆处负责人表示,他们会认真考虑亨达利的建议,并将在大楼交接正式完成后,会专门与亨达利就大钟的维护事宜进行沟通。
【大钟前景】
将作为历史文物展出
记者从市文化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了解到,江汉关大楼将变身博物馆,筹建工作正在按计划推进。届时博物馆内,将通过多媒体等现代技术,复原1924年民国海关的忙碌场景,包括报关大厅、税务司室、部分业务办公室、工作人员以及前来报关办事的中外人士。
大钟将按当年大楼落成时的原貌复原,供市民免费参观,风向仪、瞭望信号台、关旗等物也将遵照历史归位,并恢复按“刻”播放《威斯敏斯特》报时曲。
按照计划,在经历10个月左右的修缮和布展工作后,这座89岁老钟将向公众开放,让市民一睹它的风采。
江汉关大楼建成于1924年,同年1月18日,大钟开始报时,至今已有89个年头。除报时外,大钟逢刻还奏一遍和英国大本钟一样的《威斯敏斯特》报时曲。大钟为英国制造,运到武汉后,由武汉亨达利钟表公司安装。
钟楼里,老机械钟报时所敲打的大钟。
责编:YN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