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学者将毕生采集的岩石标本捐赠给中国地质大学
(长江日报记者 黄莹 通讯员曹南燕)他是国际地质界著名的变质岩专家、首位武汉“绿卡”获得者。昨日,71岁的英国学者梅森博士将他毕生在全世界采集的岩石标本捐赠给了武汉中国地质大学。
梅森博士向地大师生展示一块化石模板 张玉贤 摄
这批岩石标本共338块,是梅森博士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到本世纪初在世界各地采集而来,时间跨度近40年。今年春节前,这批石头从英国伦敦大学海运而来。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岩石标本装满了整整22箱,看上去十分普通,最大的只有砖头大小,外观与常见的大理岩、石灰岩几乎没什么区别。
梅森博士介绍,变质岩是在自然条件下,由一种岩石自然变质成的另一种岩石,极具科研价值。这些岩石中,有几块是由流星撞击地球形成的冲击岩,采自著名的美国亚利桑那州陨石坑;还有在挪威发现的珍贵的蛇绿岩,它来自大洋与大陆的交界线,是确定当地曾有古海洋的证据。
梅森发现的“梅森虫”
两年前搬进逸夫博物馆
链接>>>
这并非梅森第一次给地大捐标本。2011年,他将国际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梅森虫”化石标本捐给了地大逸夫博物馆。“梅森虫”化石是梅森1957年在欧洲首次发现,由此证实了达尔文关于前寒武系有大量生命的看法,是对进化论的有力支持,这一发现在国际上引起轰动。
岩石标本对地质学家来说,无异于其左膀右臂,为何要将它们捐给中国的大学?梅森说,他27年前第一次来地大讲课,去年从地大退休,在武汉前后生活了十几年。“第一次来中国,看到竟然有一所大学是以地质命名的,感觉很受重视,十分喜欢,这在英国是没有的事。而且,这边的博物馆很大,条件不错”。
据悉,梅森捐赠的岩石标本一半将作为师生教学科研用,一半将由逸夫博物馆收藏展出。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