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划“史上最严”生态控制线 面积超过建设用地
制图 陈昌
(长江日报 记者王亚欣 通讯员彭暋 严晗)武汉在都市发展区中单独划出1814平方公里,作为生态保护范围,城市生态规模可比肩洛杉矶等超级城市规模。昨日,市国土规划局发布《武汉都市发展区1:2000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为我市生态安全格局划定“铁线”,防止“摊大饼”式无序蔓延。
数读>>>
武汉市域总面积:8494平方公里
都市发展区:3261平方公里
生态底线区:1566平方公里
生态发展区:248平方公里
1814平方公里,面积超建设用地
我市划定生态控制线,可谓“史上最严格”一次。
根据《规划》,武汉市域总面积8494平方公里,主城区与新城组群地区共同构成都市发展区,总用地面积为3261平方公里,在都市发展区中单独划出1814平方公里,作为生态保护范围,占比55.6%,超过建设用地规模。在生态保护范围内,又划出了1566平方公里的“生态底线区”以及248平方公里的“生态发展区”。
“生态底线区”仅允许确需建设的道路交通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生态型农业设施、公园绿地及必要的风景游赏设施等4类项目进入。
“综合考虑都市发展区内各类城市绿地面积,实际生态用地总量可达60%以上。”武汉市国土规划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指标与伦敦、广州等特大城市水平相近,“可以满足武汉城市的碳氧平衡,确保生态安全”。
生态底线区内:
村落陆续迁出,恢复生态功能
生态底线区内的原农村居民,除历史文化名村或其他确需保护的特殊村庄外,将逐步在生态底线区外进行异地统建,原用地恢复生态功能。确需保留的村庄,要严格控制建筑高度、密度和体量。
“保护生态也要变被动为主动,通过生态项目的实施,推进基本生态控制线的主动建设。”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称,上海在划定生态控制线后,在郊区规划建设21处郊野公园,并开发成生态公园。“年底前武汉各区也将启动1—2个郊野公园建设,正在制定《大东湖湿地公园规划》、《龙灵山生态公园规划》”。
生态控制线内:
工业、仓储类项目逐一清理
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称,凡工业、仓储类等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项目,将通过用地置换等方式,将其用地作为生态绿地进行建设;其他未建用地一律作为生态绿化建设用地。
根据《规划》,对生态控制线内已依法建成的各类项目分类处理:住宅及对生态保护无不利影响的项目,可予以保留;对生态保护有不利影响的项目,应进行改造和产业转型;不符合规范要求的项目,限期整改搬迁。
控制线内已经审批但尚未开工的建设项目,都要转为资源消耗低、环境影响小的用途,并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和用地功能;对不符合项目准入规定的,要置换到基本生态控制线外城市集中发展区建设。
地图精度提高:图上误差1厘米,实际仅为20米
市民可“刷”地图比照监督
链接>>>
“没有有效监管,生态保护线只会停留在纸上。”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称,凡是不符合生态保护要求的项目,规划部门将不再批准。
为了便于监督,基本生态控制线的比例尺特别调整为1:2000。去年11月,市政府曾批复《武汉都市发展区“1+6”空间发展战略实施规划》及配套的《武汉市生态框架保护规划》,并划定了1:10000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
此次1:2000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更加精确的划定大武汉生态控制线。“别小看这一变化,当比例尺为1:10000时,图上误差1厘米,实际误差可达100米,而比例尺为1:2000时,图上误差1厘米,实际仅为20米”。
更重要的是,我市建设项目审批图比例尺也是1:2000,将两个图一比较,就能发现生态控制线内是否多了违建项目。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称:“生态控制线规划图和建设项目审批图都能在市规划局的政务网站上查询,欢迎市民火眼金睛来找错。”
名词解释>>>
基本生态控制线:
依据《武汉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所划定的生态保护范围界限。生态保护范围指位于城市增长边界之外,具有保护城市生态要素、维护城市总体生态框架完整、确保城市生态安全等功能,需要进行保护的区域,包括生态底线区和生态发展区。
生态底线区:
生态要素集中、生态敏感的城市生态保护和生态维育的核心地区,是城市生态安全最后的底线,遵循最为严格的生态保护要求。
生态发展区:
自然条件较好的生态重点保护地区或者生态较敏感地区,是在满足项目准入条件的前提下可以有限制地进行低密度、低强度建设的区域。
责编:娄琦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