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7所初中报名人数均超招生计划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3-07-09 05:40 来源:
【字体:

(长江日报)

“小升初”择校,获奖证书不吃香?

  非也!拼证书的那群伢早被自主招生了

  本报讯(记者向洁 实习生肖田)捧着一摞孩子的获奖证书去报名参加“小升初”择校,谁知老师一句“用不着”就直接给报了,整个过程不超2分钟,家长们懵了!难道获奖证书不吃香了?

  昨天上午,家住光华路的李女士特意请假赶到位于黄石路的武汉六中上智中学报名点,当她拿出一摞孩子的获奖证书报名时,老师只说了一句“用不着”,简单询问了下孩子的基本信息就直接填表报名了。这让李女士有些不敢相信,“择校报名没有传说的那么‘高端’呀,只要一张入学通知单就能搞定?”

  在江汉区一初慧泉中学报名点,记者看到前来报名的家长和学生大多“轻装简从”。家住红旗渠路的刘先生一早就带着孩子的一叠获奖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前来报名。刘先生说,听说学校很看重学生的获奖证书,没有这块“敲门砖”连报名都难。前天,他特意把小孩的获奖证书都复印成册,没想老师翻都没翻,留了入学通知单就把名报上了。

  记者从二中广雅中学、七一华源中学等校了解到,今年现场报名的程序都很简单。一般只需出示小学毕业证、入学通知单或户口簿,登记姓名、性别和联系方式即轻松搞定。

  难道获奖证书不吃香了?

  “现在报名主要是参加电脑‘摇号’,达到优录条件的早报完名了。”据知情人士透露,昨天是今年民办学校(含公办学校参与办学的民办学校)入学统一报名时间,各校不得设置报名资格条件限制。因此,凡是来报名的,学校“零门槛”接受。报名数大于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学校,与去年一样,采取“电脑派位+自主招生”的招生方式,计划比例为4∶6,即电脑派位占总计划的40%,自主招生占60%。

  鉴于学校有自主招生权,为了招揽到更多优质生源,学校早在四五月份即通过各自的渠道去“摸”生源,如:看调考成绩,自行组织考试、排查学生在权威学科竞赛中的获奖情况。如今五花八门的竞赛多如牛毛,光奥数竞赛就有十几个,一般学校只看重华赛杯、希望杯、创新杯等几个大赛的一等奖。对于符合要求的学生,学校会根据其“含金量”与之达成优录条件的协议。而参加7月15日“小升初”择校电脑派位的,更大程度上要看运气了。

    记者昨日获悉,全市7所可择校的公办学校参与举办的民办初中报名人数均超过招生计划。按规定,如果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将于7月15日通过电脑派位方式录取,随后公示录取结果。

  据初步统计,武汉一初慧泉中学有1280人报名,今年招生计划为270人,其中电脑派位占40%,也就是108人。在未清除重复报名人数的前提下,摇号录取比例可能为1∶12,竞争十分激烈。

  武汉第三寄宿中学报名人数为1100多人,今年招生计划为500人,其中电脑派位为200人,摇号录取比例可能为1∶6;武汉十一崇仁初中报名人数为1360多人,今年招生计划为360人,其中电脑派位为144人,摇号录取比例可能为1∶9。

  今年参加“公参民”初中择校报名的学生约7000名,而去年为近万名。一位知情人士分析说:“从数据上来看,今年参加‘小升初’择校报名的人数减少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市民的择校热情‘降温’了。今年四五月份,部分中心城区集中进行过调研考试,并将考试成绩排在全区前数百名的学生提前通过自主招生方式选拔进入了辖区内‘公参民’初中,确保其拥有优质生源。”

  

责编:DH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