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匾古字难住专家》追踪:石刻字为“本唐流风”
(长江日报 记者胡继权)昨天,本报《石匾上古字难住专家》的报道引发社会各界讨论,普通市民、网友及专家均向记者表达各种读法,其中专家们较为集中的意见应为“本唐流风”。
市民、网友:“善、斋”与“风、凤”齐飞
昨天,多位读者给本报热线59222222打来电话发表意见。退休中学语文教师徐先生拿着报纸与同行们讨论后认为,从字形和字义上去理解,原匾可能挂在古代读书的地方,石匾上的字是“本斋流风”或“本斋流凤”,意即此地出过较为优秀的读书人。而市民黄先生说,他专门去请教了一位80多岁的书法家,经查老版的小篆字典,“100%肯定是‘本唐流风’”。
而网友们的答案就更加五花八门了,有在新闻转帖中认为是“本善流风”的;有专门到青山政务微博上回帖,如网友“乘风破浪”认为,应该是“本齐流风”或者“本齐流凤”,“是不是这个村是古齐国地域的迁民呢?”
专家:“本唐流风”比较靠谱 原主不是巨富
对于石匾读法的众说纷纭,记者昨天又专门请教了两位武汉地区高校中的文字专家,他们一致认为:“本唐流风”的说法应最为接近,只是小篆字形的写法有人为变造的可能性,石匾原主人应是明代中期至清代的一般读书人家或地方家族。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陈龙海认为,从字形本身看,小篆体“本唐流风”的说法应是无疑的,只是“唐”字的写法不太规范,所以较难认,“古代大家族的祠堂或门楣之上题字,多用正楷字,很少见用小篆的;从字形的美感来看,也不会是名家手笔”。
古文字专家、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教授刘国胜昨天还专门查阅了明清时代的很多碑刻和印章,虽然没有找到相同的写法,但他也基本认同“本唐流风”的读法。他还提出,从石匾采用流云、花草而不是龙凤等图案来看,这一家族不是高官豪门之后。
责编:娄琦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