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不变:红色基因为城市树精神坐标
(长江日报 记者罗京 杨菁 李俊 通讯员杨丽 李文文)1953年2月17日,新中国成立后首次来汉的毛泽东,在宾馆约见了武汉的一位区委书记。
这位区委书记,是新中国成立后硚口第一任区委书记张华。毛泽东向他了解硚口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情况。谈话到深夜才结束,毛泽东叮嘱张华,“我希望回到北京后,再听到你们的好消息。”
作为硚口三件大事之一的汉正街搬迁改造工程正如火如荼。位于江汉桥下的长江食品厂片区,是改造最先启动的地块。
昨日,江汉桥下,武胜路立交桥上车辆川流不息。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长江食品厂已然不为众人所知,只存在于部分老人的记忆中。
事实上,建厂之初,长江食品厂就与红色中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史料记载,工厂始建于1951年8月,在抗美援朝期间,工厂大量生产军用饼干运往朝鲜前线。
和长江食品厂一样,古田地区的不少工业企业,都有着红色基因,或成立于战火纷飞之时,或兴建于国家危难之时。
位于古田路5号的远大医药,前身即为始建于1939年的八路军卫生部中原制药厂(在山西省武乡县境内)。解放战争中,随着刘邓大军南下,先迁武昌再迁硚口,定名为国营武汉制药厂,再改制更名为远大医药。
工业兴,则国家兴。为了“自己的饭碗主要要装自己生产的粮食”,几代人主动投身工业,在硚口建成古田、宗关、硚口路三大工业群。
三大工业群以古田为最。据统计,1965年之前,硚口区境内有工业企业507家,占全市工业企业数量总数的18.8%;高峰时期的硚口,仅古田地区就拥有十万产业工人,享有“硚老大”的美誉。
古田红色工业,承前启后。时代发展和市场涤荡冲刷,让它们或凋零不可查找,或迁移再生旁支。凡此种种,不能抹杀他们在一个时代对这个城市和国家的贡献。光荣与责任、梦想和力量,始终在这片土地茁壮成长。
责任不变
改制药企亏本 生产“救命药”
1960年,山西平陆县61位民工集体食物中毒,全国上下千方百计寻找救命药,中央领导下令动用部队直升机,将药品及时空投到事发地,61名民工兄弟得救了。这篇通讯《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入选中学课本,影响了几代人。
救命药的原料“二巯基丙醇”,生产厂家是武汉制药厂。二巯基丙醇,主要用于砷、汞等重金属的解毒,1956年武汉制药厂按英国药典试制成功。
当年,因为工序复杂,且加工过程有毒,工人们往往需要冒着极大的危险。而且,由于常态情况下市场需求量不大,加之有效期只有2年,不能销售就必须销毁,生产往往意味着亏损。
半个世纪以来,不少药企纷纷弃产。但国有的武汉制药厂一直坚持,改制为民营的远大医药后,“二巯基丙醇”继续生产,亏损也继续存在。
对这种不赚钱且不属于国家强制生产的药品,“远大”为什么坚守?公司董事长谢国范说,“红色药企的使命和代代相传的救死扶伤精神,是永远不能忘却的。”
激情不变
搞工业就要有“独门铳”
1945年6月,毛泽东号召全党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推翻“三座大山”。1958年,毛泽东来到硚口,在武汉柴油机厂专程视察中国自主生产的第一台手扶拖拉机。
愚公与技术革新,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在硚口的红色工业发展历程中,却天然有机结合在一起。
硚口老工人回忆,在外有封锁、内部落后的情况下,当年搞技术革新,就靠一股愚公移山的劲头。原武汉汽车配件厂总调度长夏方敏说,该厂生产的中国第一辆吉普车,是工人们解剖美式吉普车后,用锤子一锤一锤手工敲出来的。为了新中国第一辆吉普车,很多工人连续两个多月都没休息。
技术革新,奠定了硚口在武汉甚至中国工业界的地位,并成为硚口企业的内生基因。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硚口区共有52个项目获奖,占武汉获奖总数的12.4%,其中相当部分项目由企业完成。
武汉华夏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前身是武汉制瓶厂。公司总经理刘万松介绍,在武汉随手拎只啤酒瓶,3只中有1只就出自这家企业。其前身武汉制瓶厂曾是中南地区最大的日用玻璃容器生产商,高峰时期生产的玻璃瓶占武汉市场的80%。
50多年风雨过去,该公司从未改变过的一条就是:重视科技人才、重视技术创新,即使最困难的时候,也不忘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
闯劲不变
大胆吃螃蟹 向外促发展
1984年至1986年担任武汉柴油机厂厂长的格里希,这位中国改革开放后聘请的第一位“洋厂长”,开启了武汉工业引进外国专家进行管理的先河。
洋厂长走马上任,举国关注。事实上,作为中国最早的开埠码头,硚口一直有着对外开放的传统。新中国成立后,面对西方封锁,古田红色工业就积极拓展国外市场,为共和国争取宝贵的外汇资金。
这是一份长长的出口名单:原武汉衬衫厂1958年开始对苏联出口,行销赞比亚、比利时、芬兰等20多个国家;武汉抗菌素厂1952年研制的“黄鹤牌”盐酸土霉素从1962年开始出口;武汉东风造纸厂1966年开始对外出口、长江食品厂1963年开始出口、长江牙刷厂生产的“长江牌”牙刷从1965年开始出口……
红色企业闯劲足,敢第一个吃螃蟹。1998年,中国和印尼第一个合资企业“新都柏·北罗大玛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主要生产含量50%的双氧水,年产量5000吨。负责技术援建和管理的,正是武汉无机盐厂。
情怀不变
宁花千万不甩“包袱”
凯奇特种焊接设备,前身是1966年成立的硚口金属结构厂,属于街办企业。成立伊始,产品主要是家用撮箕,目的是解决剩余劳动力,为国分忧。
1988年,武汉市二轻局科研所研究室主任卢立楷,带着几名科技人员下海来到金属结构厂,该厂开始转向生产技术含量较高的专用焊机;10年后,企业改制,成为民营企业,并更名为凯奇特种焊接,成为一家研发能力比较强的高新技术企业。
成为高科技企业后,开始出现职工过剩的现象。公司负责人卢立楷说,当时企业有职工200名,如果一次性买断,大约要花500万元。
“但是,这些老员工再就业能力不算强,如果就这样推到社会上,真的不合适。企业就地消化了,安置到食堂、门房……一个都没有丢下。”
至今,为了给这些老员工缴纳保险金,企业已花去1100万元,还有40多人在岗位上没有退休。现在的凯奇,在职员工230多人,实际上养了约400名员工。
作风不变
职业素养传承几代人
古田工人讲纪律,令行禁止,素质非常高。位于古田的武汉方圆钛白粉厂,在外地开设了一家分厂。不久前的一天,一个工人突然没来上班,厂里打电话过去,他说,“下这么大雨还要上班?”工厂负责人说,在古田厂区,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国家的事情比天大,这是古田产业工人的作风要求。“武柴”工人程忠杰回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家精神面貌昂扬,住的棚子工人自己盖,工厂的马路也是自己修。那时,工厂地势低洼,逢雨就渍水,厂里会自发形成搬东西的人潮。
涂料和油漆生产,是精细化工,产品的稳定需要工人高度关注。55岁的杨建群,18岁开始在双虎涂料上班。上班第一天,带班的师傅就叮嘱她,做事要仔细,不能因为自己的不小心给国家造成损失。
为了让自己上班精力充沛,杨建群给自己定了铁规矩:每晚必须十点钟就寝,以免影响第二天上班,一直坚持到离开工作岗位。
“自己的事情耽误了是小,国家的事情影响了比天大。”杨建群说,这是自己刚上班时师傅们教的,久而久之就成习惯了。
如今,杨建群的儿子在一家船舶制造厂工作,成为一名新时代的产业工人。杨建群依然像当年师傅教育自己那样教育他,“厂里的事情是第一位的。”
(责编:王海)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