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司长范恒山妙解打造第四极关键词
(长江日报)崛起“中四角”,打造第四极。这是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四城市,将长江中游城市群打造成为继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之后的“新增长极”的美好愿景。
“长江中游城市群确实可能成为中国经济的‘第四极’。”昨日,在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二届会商会上,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司长范恒山首次肯定这一愿景,指出实现愿景的两个关键词——真想干,真干好。
想通为什么要合作?
摆脱“分蛋糕意识”,封闭只会落伍
“眼下不少地区一谈合作,说得容易,做起来难,关键是‘分蛋糕意识’始终制约着我们,喜欢给别人设限。”范恒山直言,“总害怕别人把蛋糕咬掉了一块,为什么不想想合作把蛋糕做大一点,大家都可以分得更多?”
范恒山认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实质性合作才刚刚开始,要想纵深发展,首要的关键词是“真想干”。
“合作是有前提的,合作是不能牺牲自己的利益,这种考虑无可厚非,但关键是想通合作利益是不是受损?是不是比不合作受损还多?”范恒山说,封闭只会逐渐落伍退后,很多地区并没有想清楚这个问题。
合作有哪些好处?
范恒山指出,至少有三:避免恶性竞争,做强做大比较优势;克服短板,利用别人的资源发展自己;扩大回旋空间,解决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
“比如,现在北京出现了人口拥挤、交通堵塞、生态恶化等大城市病,如果不与京津冀城市圈合作,这些问题就难以根治。”范恒山举例,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中的合作也是如此,只有城市的主官和相关部门真正想通为什么合作,我们签署的协议才能付诸实施。
想透怎么合作?
四城市需共同思谋一体化“五步走”
“真想干”解决能不能合作的问题,“真干好”则决定合作的成效。
范恒山认为,“真干好”需要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四个城市共同思谋五个方面的一体化。
统筹进行顶层设计。坚持问题导向、把握一体化的要求主线、立足提升整体竞争力,制定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的规划,即“行动指南”。“这个规划不仅要阐述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目标、过程、条件、结果,更要与各城市自己的社会经济规划对接,否则这个规划就是虚东西。”范恒山说。据悉,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规划编制已经启动,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出炉。
统筹制定行为规范。制定法律法规,对地区垄断、行政封锁、限制要素流动、不正当竞争等不利于区域合作的行为进行管控;对基于比较优势的合理分工、共同信用体系建设等利于区域合作的行为,进行鼓励引导。
统筹建立推动机制。建立强有力协调机制,关键是要能落实领导决策;建立非常务实的推动机制,特别是合作方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范恒山说,制定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深化合作的基础。
统筹构建功能平台。发挥各自优势、避免自身缺陷,搭建功能平台,并辐射到其他城市。如长沙创意文化产业较强,可以辐射到武汉;武汉光电子产业强,可以辐射到长沙。
统筹推进重点工作。如城市基础建设对接、产业统筹提升、市场要素自由流通、公共服务一体化构建、生态环境联防联治等,有计划、有先后的推进。
范恒山还建议,四城市要利用好已经被纳入国家战略的平台,带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其他城市参与合作。
责编:王凯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