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亚马逊的退场,并不是谁的胜利 | 长江评论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9-04-19 19:44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评论员杨京


  近日,亚马逊宣布,将于2019年7月18日起停止为亚马逊中国网站上的第三方卖家提供卖家服务。亚马逊表示,“亚马逊中国会集中资源发展跨境网购业务,强化海外购的优势”。
  严格来说,亚马逊并非如有的媒体所说的“退出中国”,说是“削减”更为准确,其全球开店、Kindle、云服务等业务将仍在中国运营。不过,亚马逊在国内的自营、第三方卖家业务的确将会停止,本土电商板块将完全“离开中国”。


  亚马逊进入中国市场的15年,正是本土互联网企业,特别是电子商务企业从起步到飞速发展的15年。2004年,淘宝才刚成立一年半,京东刚开始布局在线销售业务。据当时的媒体报道,2004年亚马逊的销售额已经达到70亿美元,同时段的淘宝年销售额仅有10亿元人民币。回顾亚马逊此后在国内的发展历程,用“高开低走”来形容或许比较恰如其分。
  亚马逊关闭“第三方卖家服务”的消息一出,舆论喧哗,不少人称之为“美国电商败走”,甚至认为亚马逊是被淘宝、京东这样的本土电商“打败”,由此为互联网企业“土胜洋”欢欣鼓舞,这实在有些一叶障目。
  作为最早开拓中国电商市场的企业,亚马逊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学习对象”,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亚马逊充当了“老师”的角色,成为了其他企业的学习对象。这样一家具有标杆性意义的企业在中国“水土不服”,的确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
  其实,亚马逊目前的整体发展状况远远不算是“失败”,反而称得上风光无限。在全球范围内,它的市值已经突破万亿美元,体量相当于两个阿里巴巴,在全球第一的位置上与微软、苹果等轮流坐庄。前段时间,亚马逊创始人、世界首富贝索斯离婚被全球关注,尽管是花边八卦,但其关注度也足以说明这家企业的影响力。


  亚马逊并非如有的媒体所说的“退出中国”,说是“调整”更为准确,其全球开店、Kindle、云服务等业务仍将在中国运营。停止的只是国内自营、第三方卖家业务。
  而这一“停止”,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并非好事。在消费市场上,竞争者越多,越有利于消费者,哪怕你从来不是亚马逊相关业务的用户,但越多竞争,就越能提高“商家讨好消费者”的动力。这就好像你通常只去某一品牌的超市购物,但如果市场上的超市只剩下这一个品牌,显然并不是一件好事。
  【编辑:付豪】
  (作者:杨京)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