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件湖北珍品文物惊艳亚洲文明大会

展出现场 长江日报驻京记者柯立 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5月14日讯(驻京记者 柯立)13日上午, “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开幕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该展览是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系列文化活动之一,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承办,汇集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全部47国及希腊、埃及两个文明古国伙伴的451件组文物。
14日,长江日报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了九件湖北籍珍品文物,其中包括湖北省博物馆提供的8件珍品文物,以及国家博物馆珍藏的湖北蕲春医药大家李时珍创作的《本草纲目》明代刻本。

展出现场 长江日报驻京记者柯立 摄
长江日报记者观察到,这批湖北籍文物均在展览中显要位置展出:
1958年湖北省钟祥市花山水库窖藏出土西周青铜器——3件铜甬钟,在中国展区的第三个专柜陈列;
2006年湖北省钟祥市郢靖王墓出土的战国早期青铜器——曾侯乙尊盘,1978年随州曾侯乙墓出土,湖北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十年没有离开湖北的它,以独立专柜形式陈列,墙上还喷绘着它的巨幅局部照片。由于颜值太高,在其独立展柜前,甚至出现了排队参观的火热场面。曾经在湖北上大学的互联网工程师旭旭在现场连声赞叹:“实在太美了!我开始后悔上大学时没有到湖北省博物馆多看看这些文物。”

展出现场 长江日报驻京记者柯立 摄
在展览宣传册封面和展览入口处,都印着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图片。该梅瓶名列湖北省博物馆四大镇馆之宝。
长江日报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有一个展厅8个专柜共计8件珍贵文物“只见照片和图片说明,而未见实物”,其中就包括元青花四爱图梅瓶以及来自希腊雅典卫城的石雕亚历山大大帝头像、来自新加坡的粉彩盖盅、来自柬埔寨的石雕伐楼拿神像、亚美尼亚比尼遗址的陶鸟形来通等。
工作人员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这8件文物非常具有代表性,5月13日参加完开幕式,就被借走,将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其他重要活动现场展出,大会闭幕后才会回归亚洲文明展。
长江日报记者连线湖北省博物馆陈列部主任曾攀,他表示:这批珍贵文物大多数将近10年没有外出参加展览,之所以选中这几件参加亚洲文明展,一是因为它们代表湖北最重要的出土文物,二是湖北出土的青铜器是中国古代青铜铸造工艺的顶峰,而梁庄王出土文物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见证。
据了解,展览将持续至8月11日。
链接——
湖北省博物馆提供的8件展品简介
曾侯乙尊盘
青铜
战国早期
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金镶宝石镯
金、红宝石、蓝宝石、东陵石、祖母绿
明代
2002年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金镶宝白玉云龙帽顶
金、玉、红宝石、蓝宝石、绿松石
明代
2002年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金镶宝葫芦戒指
金、蓝宝石、桃红色尖晶石
明代
2002年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青花四爱图梅瓶
瓷
元代
2006年湖北省钟祥市郢靖王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铜甬钟(3件)
青铜
西周
1958年湖北省钟祥市花山水库窖藏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资料图提供:湖北省博物馆)
【编辑:符樱】
(作者:柯立)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