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自信的逻辑意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坚定制度自信,提升治理能力,理应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内在逻辑,夯实信念信心逻辑根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深厚历史积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源自于5000多年文明传承和近代以来170多年发展历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走着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社会主义能够扎根华夏大地,源于中华民族自身独特的历史传统与文化精神。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在近代结束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之后,许多仁人志士想过试过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多党制但都行不通,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站起来的伟大飞跃的重要原因。中国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新中国成立70年的探索和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历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到改革开放的前三十年,虽然有过曲折,但同时也在社会主义的建设中积累了许多经验。我们“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论断充分说明,历史是不容割断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是党和人民在历史新时期把握现实、创造未来的出发阵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制度根基。在此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的实践探索中不断得以完善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得到充分实践验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经历了实践的考验。马恩经典作家并没有就社会主义发展的所有问题作出完备解答。中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实践并非一帆风顺,但是在国际国内复杂严峻考验面前,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高度制度自信,成功经受住了各种挫折和考验,使得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恰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只要中国不垮,世界上就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坚持社会主义。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
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创造了“中国奇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发挥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优势,全面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大推动生产力发展。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一系列制度安排中保障了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民心得以凝聚,社会保持长期稳定,“中国奇迹”举世瞩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人类对美好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条道路、两个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也不可能适合所有的国家、民族。拉美地区一些国家不顾自己国家历史传统与现实国情,照搬照抄所谓西式自由民主和自由市场经济,不仅没有实现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反而经济出现停滞甚至倒退、国家陷入动荡甚至战乱。相反,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中国奇迹”。“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等西方中心论的论调可以休矣,历史没有终结,也不可能被终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信心、也有能力为人类对美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相统一的成果,凝结着党和人民的智慧。坚定制度自信,我们要厘清逻辑,既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巩固,也要不断完善和发展,切实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撑。
(朱玲琳 张嵩 作者分别为武汉市委党校理论中心副主任、武汉市委党校副校长)
【编辑:张玲】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