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著名自然地理学家、湖北省政协原副主席蔡述明逝世

新闻中心 > 武汉

2020-10-06 15:30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长江网10月6日讯长江日报记者10月6日从中国民主促进会湖北省委员会获悉,全国政协原委员、湖北省政协原副主席、民进中央原常务委员、民进湖北省委会原主委,著名自然地理学家、湿地生态学家,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蔡述明,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9月22日21时30分在武汉逝世,享年83岁。

  为我国首获国际湿地科学研究最高奖科学家

  蔡述明一生为自然地理学和湿地生态学研究、湿地保护和与理利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先后主持了国家、省部级重点攻关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撰写学术论文120余篇、专著10余部。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奖、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中国自然资源成就奖等多项奖励。他是中国首位获得国际湿地科学研究最高奖——拉姆萨尔湿地保护科学奖的科学家。

  他所提的湿地保护提案成全国人大立法基础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蔡述明不忘合作初心,践行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担当,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多项议案、提案和建议报告被国家相关部门采纳。其中有关湿地保护提案成为全国人大有关湿地立法条例的基础。

  2002年有关湿地保护和湿地立法的建议,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04年,他提交了《关于优化洪湖管理、保护湿地资源的建议》,受到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在洪湖召开了加强洪湖生态保护办公会,极大推动了洪湖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2006年提交了《关于保护、恢复和科学利用神农架大九湖湿地资源的提案》,被列为省政协1号建议案,省委、省政府在神农架大九湖召开现场办公会,迅速推动了神农架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创建。2008年,为进一步推动我省湿地保护和宣传工作,蔡述明还组织发起成立湖北省湿地保护基金会,为推动湖北省湿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鼓励和支持全社会重视湿地资源保护做出了杰出贡献。

  毕生追梦“云梦泽”

  “湖北是千湖之省,武汉又是百湖之市。这里离洞庭湖、鄱阳湖都不远。在这儿研究湿地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湿地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财富,很美,在野外工作也心情愉快。我一辈子都与它打交道,很幸运。”这是蔡述明讲过的一段话。

  蔡述明在几十年的科研工作中,与生态环保结下了不解之缘。1980年,蔡述明的《古云梦泽研究》专著出版,这是他在生态环保研究向纵深发展的第一步,在学术界激起了“千层浪”,引起强烈的反响。他的专著对生态环保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而且在国内首次得出了荆楚地区历史上,所谓的有一个跨长江南北的内陆大湖——“古云梦泽”之说是不成立的,从而给了长江中游地区历史地貌的本来面目。对保护江河湖泊,尤其是开发长江,保护长江,繁荣长江经济带提供理论依据,给人们一个全新的认识。

  蔡述明就学于中山大学地理系,1960年9月毕业后留校任教。热爱科技事业的他,3年后北上来到武汉中科院水生所。为了更好地从事湖泊学研究工作,20世纪80年代调入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继续对“古云梦泽”进行漫长艰难的探索和研究。他向几千年来形成的历史结论挑战,为证实对“大云梦泽”的质疑,蔡述明知难而进,通过查阅大量历史资料,分析洞庭地区不同地质年代的孢粉化石,多次深入江汉平原进行实地踏勘,收集研究大量的钻孔资料后,终于发现第四纪时期,这一带既有大量的水生植物,又有茂盛的针叶林,有力证明了这一带地貌的复杂性。从而率先否定跨江南北“古云梦泽”的存在,并提出“泛滥平原说”理论,打破了2000多年的传说和前辈学者的结论。有关专家认为,新理论的建立,为今后深入研究长江中游,发现地下矿藏,水资源利用,环境变迁及生物演替提供了依据,对丰富和发展长江中游的文明史做出了重要贡献。(记者汪甦 陈洁 通讯员潘喜梅 杨婷婷 王以豪)

  【编辑:张玲】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