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新民:八个月发放千亿贷款,“输血”近万家企业
长江网12月4日讯(记者王丹妮)2009年,在光谷有一家成立4年多的小企业,当时正处于成长发展初期,资金缺乏,汉口银行经过调研论证及时给予贷款支持,帮助企业闯过了难关。这一帮就是11年。今年,这家名为武汉兴图新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成为汉口银行扶持的中国银行业首个投贷联动服务方案落地而登陆科创板的企业。
拥有近40年金融职业生涯的汉口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新民,谈及兴图新科时感慨道:“汉口银行做科技金融不为锦上添花,而是志在为科技型企业雪中送炭。科技金融是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创新’的最佳行动,是商业银行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路径。”
2020年,汉口银行为卫生医疗企业发放防疫专项贷款46.6亿元,列本地法人银行第一;向困难企业发放纾困贷款89.33亿元,列湖北银行业第二;向中小企业发放普惠型贷款83.44亿元,列湖北银行业第五。
这样的信贷投放规模,对于一家地方性银行而言是不容易的。陈新民说,2020年,金融与经济的相扶相助,令人难忘,刻骨铭心。
汉口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新民接受记者釆访。 记者金振强 摄
同业首创:专属融资服务留人才
年初,疫情来袭。汉口银行响应号召,2819名干部员工投身疫情防控,1565人下沉社区,坚守百日。风雪中,干部员工冲在社区防控一线,服务在抗疫金融的最前沿。陈新民也是一边在社区间奔波,一边了解企业的困难。
走访企业中,陈新民发现,一些科技企业的高端人才有向全国其他城市流失的苗头。为了帮助企业留住人才,汉口银行与武汉市招才局联合推出——“人才抗疫贷”,只要拥有高端人才的企业,凭信用就能贷到款。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金融是第一推动力,科技与金融的有效结合,才能真正形成创新第一竞争力。”谈及对创新的认识,陈新民有着清晰的思路。
“人才抗疫贷”正是在这家地方银行“科技金融”与“金融科技”双轮驱动的独特定位下应运而生。武汉小药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互联网”智慧医药平台,2018年被评为“独角兽”企业。“人才抗疫贷”对他们就像是场及时雨,仅通过线上审批,就快速获批5000万元授信额度。
在武汉新增确诊病例首次为零后,汉口银行立即组织开展“送服务上门”活动,仅用时一个月,对接各类企业近2万户,为企业送政策、送支持、送情感,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汉口银行累计发放信贷资金1994.6亿元,同比增加269.7亿元;其中,为700余家企业高端人才发放信贷资金超6亿元。
紧急“输血”:创新贷款“秒到账”
今年3月,陈新民向全行发出了动员令,在全行迅速形成高度共识,真心真情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如何快速将资金送到企业手中?此时,汉口银行的金融科技创新再次发挥了作用。“3分钟申请,0人工介入,1秒钟放款”的“301贷款模式”的落地显得格外重要。
经过一个多月日以继夜的开发,8月31日上午9时,叁拾叁号服饰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谢珊,通过上传自己的身份证、汉口银行银行卡号等资料,不到3分钟,她手机就提示,46万元贷款已到账。
如今,在汉口银行围绕创新驱动和普惠金融等国家战略坚持创新探索下,不断优化完善的“301贷款模式”系统,创造性实行“三个一”同步推进,即对客户分层分类,分别做到“一秒放款、一天放款、一周放款”:对于完全符合信贷条件的客户,保证实现“一秒放款”;对于基本满足信贷条件的客户,通过增加审贷人员人工复核的方式,争取实现“一天放款”;对于部分满足条件的客户,及时通过线下服务,通过增加担保、引入再担助力贷等方式,争取“一周放款”。
“三个一”切实提高了客户审核通过率,推动加大了信贷投放。截至目前,汉口银行“301贷款”已发放数百笔,发放信贷资金2800余万元,极大支持了中小微企业发展。
真金白银:下调企业贷款利率
除了创新产品,加快放贷速度,汉口银行还努力向企业、向实体经济减费让利。
数据显示,汉口银行为2700多户小微企业实施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85亿元,平均每户受惠315万元,这对于企业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救命钱。
当汉口银行了解到,湖北港顺天然气有限公司存在还本付息困难,汉口银行主动帮助企业融资成本降低一个百分点以上,并通过给予免收开户手续费和网银使用费等措施,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为给企业减负,汉口银行下调企业贷款利率,预计一年为企业让利8亿元左右。
面对助力企业共渡难关,陈新民坚定地说,汉口银行将时刻不忘复兴大武汉金融历史使命,在自身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之路上,努力擦亮金字招牌,在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中实现更大作为。
【编辑:丁翾】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