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夹缝中的“福昌”煤油店|口述汉口

新闻中心 > 武汉

2021-06-29 06:38 来源: 长江日报-长江网
【字体:
  文/张垠(公务员,业余研究汉口历史和纪实摄影,曾出版相关作品。)
  上世纪40年代初,汉阳人刘南陔在民生路方正里口开设刘褔昌煤油店,店面是其婶娘的房屋,钢筋混凝土结构。后该店迁至集稼嘴,改名褔昌煤油店,与源大昌铁号和天伦肥皂厂相邻。迁址原因,一是新址紧邻集稼嘴码头,进出货便利;二是这一带煤油店扎堆,有聚集效应。
  1945年,13岁的刘书馨到褔昌煤油店做学徒。当时吃住在店里,睡柜台或地板。每天凌晨4时即起,一是做清洁;二是烧板炭为老板清炖银耳;三是送老板儿子(与刘书馨同龄)去上智中学(今市第六中学)读书,如下雨没遇到马车,得将他从民生路背到球场路,且在路上经常被他“挖栗壳”(用手指弯敲脑壳)。学徒期间,刘书馨月薪为2块大洋。
  为了生意发展,刘南陔在紧邻民族路口的正集稼嘴处购置了一块地皮,建起一座占地面积100平方米的3层楼房屋。1947年,他将煤油店迁至新楼。店里共有12名员工,账房5人,分别为内、外账各1人,收钱记账3人,跑街2人,打杂2人,学徒3人。刘书馨在这里干了一年后,学徒期满,刘南陔安排刘书馨去账房做假账,应对税务局。
  “褔昌”主营洋煤油,即代销英商亚西亚、美商美孚和德士古公司的煤油。亚西亚为“铁锚”牌;美孚为“德福”牌;德士古则为“幸福”“红星”牌煤油;这3家外国石油公司在汉口丹水池各有3000吨级油库。我国民间长期将植物油用于照明,油烟大,价格高;洋煤油无烟、价廉、明亮、火旺,轻而易举地占领了中国市场。
  1912年,英国亚西亚火油公司在汉口设分公司。旧址位于武汉市江岸区天津路1号,由英国景明洋行设计,魏清记营造厂施工,属欧洲文艺复兴古典主义风格。该公司曾在武汉的城门、码头等地标处印制张贴大幅广告,广为宣传自己的产品。笔者曾见一幅20世纪20年代的汉口鲍家巷码头照片,其中即有亚西亚石油公司“铁锚”牌煤油的大幅广告,广告语为“点铁锚牌煤油”。
  美商美孚公司则在汉口芦沟桥路临江一侧建有“美孚”专用码头。20世纪初,美孚公司为在中国打开煤油销路,曾免费给市民送灯送油,宣传其“德福”牌煤油。
  上世纪20年代后,德士古开始大规模对华输出产品,3家公司达成默契,约定亚细亚、美孚、德士古按4.5:3.5:2的比例分割中国市场。1931年汉口大水,船成为城区主要交通工具,一船主不小心将船开进德士古油库,引发冲天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当时城市电路瘫痪,德士古油库大火在夜间提供了照亮汉口水灾的唯一光源。
  当年集稼嘴河街有鼎康、钧和等10余家煤油店,“褔昌”的实力和经营水平排在第二位。该店有派驻上海的代表,即所谓“申庄”,可随时掌握国际油价波动变化,作出经营调整。
  据刘书馨介绍,除洋油外,“褔昌”还经营其他“五洋”产品:
  一为洋烛。现在我们用的蜡烛是舶来品,所以称作“洋烛”。虽然我国古时候就有了蜡烛,但是洋烛的质量相对较好且便宜,一是坚硬耐用;二是光不会慢慢变暗;三是点着时不会生出蜡花,蜡油流溢较少;所以逐渐淘汰了本国的蜡烛。“褔昌”出售的洋烛有鹿鹅、五福和毗卢牌。洋烛与煤油密切相关,笔者曾见一写有“发售亚西亚公司各牌火油(即煤油)洋烛处”字样的牌子,可见亚西亚公司也生产洋烛。 二为洋火。火柴最早为外国输入,故称洋火。1880年,英商美查兄弟在上海设立了燧昌自来火局,成为外国火柴商在华最早开办的火柴厂。1896年,浙江人宋炜臣筹资80万两银子,到汉口创办燮昌火柴厂。“褔昌”出售的洋火有凤凰、如意和燮昌牌。 三为洋烟。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洋烟才开始大范围流行,在此之前,中国人一直吸烟袋。“褔昌”主要销售日、美香烟,前者以“旭光”最有名,后者有“菲利普”、“单刀”和“双刀”等。 四为洋皂。“褔昌”销售英商在上海制造的“祥茂”、“伞牌”等肥皂。同时因“褔昌”与天伦肥皂厂相邻,和曹祥泰西号也相距不远,故也销售“天伦”和“祥泰警钟”等国产肥皂。 五为洋面粉。刘书馨称其为“美面”,即美国面粉,“美面”白且有糯性。店里同时也销售福新面粉厂“牡丹”牌面粉,“美面”为100斤装,国产“牡丹”牌为44斤装,“牡丹”面粉质量不亚于“美面”,但售价高于“美面”。老板便让员工用“美面”掺“牡丹”,“美面”占六成,以此牟利。
  “褔昌”老板刘南陔系汉阳蔡甸人,大约生于1910年。他文化程度不高,但精于算计,很会用人。刘书馨学徒期间,刘老板从未打过人,但他在店里跑街的侄儿刘竹林乃至他的车夫,都时常殴打刘书馨。“褔昌”员工几乎都是蔡甸人,与老板沾亲带故。仅大师兄祝祯栋不是老板同乡,但其父亲也是这个行业的老板,所以刘书馨在店里地位最低,每天工作15个多小时,还总受欺负。
  刘书馨的舅舅叶里千在国裕和长裕钱庄做襄理,他介绍刘书馨到“褔昌”学徒。学徒期满后,月薪可涨到5块大洋。可恰在此时,刘南陔向叶里千贷款1000块大洋。当时金圆券泛滥,物价飞涨,钱庄大洋吃紧,叶里千回复只能贷500大洋。刘南陔对此极为不满,以刘书馨打架为由,声称要开除他。后来虽未开除,但依旧拿学徒工资。
  1949年新中国成立,老板刘南陔将大笔资金提前转走,店里员工走了大半,仅剩刘书馨等五六人,只能“半开门”营业。老板停发店员工资,但伙食很好。党的南下干部周齐来店里做工作,刘书馨在店里第一个参加革命,戴上八角帽。刘书馨后来进入湖北省五金交电公司,曾任该公司交电科负责人,1994年退休。
  【编辑:贺方程】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