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地铁“上新”,武汉首批优化调整12条公交线路
25日上午,接驳地铁5号线的691路公交开通运营。通讯员黄民强 摄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讯12月25日上午,为接驳地铁5号线,帮助白沙洲和南湖两个片区50万居民出行更高效快捷,新辟的公交691路头班车挂着大红花,比地铁5号线早一天同市民见面。
与此同时,随着三条地铁新线的开通,标志着武汉市交通运输局在9月上旬启动的“轨道交通5号线、6号线二期工程和16号线(汉南线)工程的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工作也圆满完成。
武汉市民的出行方式又有新变化,地铁+公交的出行搭配将进一步扩大武汉公共交通在城市的覆盖率,实现地铁送到站、公交送到家。
公交站与地铁6号线二期无缝接驳。长江日报记者詹松 通讯员黄明强 摄
据悉,“十三五”以来,武汉市持续推进公交优先战略,在武汉市交通运输局统筹下完成了全市公交线网、区域公交优化、公交效益评估等一系列规划,构建了从宏观到中微观的常规公交编制体系,并形成了“五年全网修编,逐年优化实施”的调整机制。特别针对目前同步开展《武汉公交集团“十四五”公交线网规划》工作,已经通过专家评审。
为了做好三条地铁新线的公交配套工作,武汉市交通运输局结合多方力量组织编制轨道交通线路沿线公交配套衔接方案,旨在优化武汉公共交通网络,降低线路重复、增强网络接驳,促进公交网和轨道网充分融合,打造一体化的公共交通系统。
据悉,除去前期已经调整到位运营的公交接驳地铁线路外,第一批优化调整的12条公交线路将于12月28日前调整到位随时开通,其余线路将综合客流需求等变化做进一步优化调整。
基于场站落实、道路条件、总体规划、客流的不确定性及市民出行习惯等原因,武汉公交线网配套三条地铁新线的优化调整采取循序渐进原则,分批实施:第一批主要以延伸、新增和接驳为主,除部分在地铁开通前已调整到位投入运营外,其他线路待地铁开通后同步实施;第二批线路主要以缩短、调整为主,地铁新线开通三个月后视情实施;第三批线路主要以暂停、取消为主,在地铁新线开通六个月后视情实施。
■ 为做好公交配套,有一群人辛苦了一整年
公交运营人员为公交线路优化调整做记录。长江日报记者詹松 摄
为做好今年新添三条地铁线的公交配套,武汉公交的线网优化调整工作从2021年春季开始,一刻没有停止过。即便地铁线路开通后,公交线网的优化工作还将持续,没有终点。
25日上午,武汉飘雪。在冷得跺脚的天气里,武汉公交集团经开公司营运安全部的线网管理员王志文一大早赶到16号线(汉南线)枫林站周边,对即将开通的688路公交站点作最后的卫星坐标采集。今春,经开公司通过排查现有可以接驳地铁16号线的公交线路,形成了调整235路、238路、249路的第一套调整优化方案。经开公司将“第一稿”在公司内部征询意见,特别听取家住汉南的员工意见。经过汇总17条意见和建议,6月底,“第二稿”出炉。营运安全部副部长游金桥和王志文带着第二稿线路优化方案,请公司跑汉南线路及家住汉南的司机和员工带路,一同走进街道、社区、小区开展民意调查,听取居民意见。在军山街道办事处、小军山社区居委会、海伦堡小区的连日走访中,群众普遍提出他们不仅离地铁站远,原公交线路也无法帮他们直达商业区和政务服务中心,大伙急盼一条不仅连接地铁,而且也方便他们日常出行办事的公交线。
公交运营人员为公交线路优化调整做记录。长江日报记者詹松 摄
群众的呼声游金桥和王志文记在心里,为了解百姓之忧,他们在炎炎夏日,顶大太阳在小军山、大军山之间寻找合适路线。探路的私家车跑废了一个车胎,小车过不去的路段,他们顶着毒辣的太阳步行勘察,两人晒得黝黑。随着他们的辛苦工作,新辟的688路公交线方案打磨出炉,线路将于近期开通运营。
王练是公交六公司一名女线网管理员。为了完成公交315路线路调整接驳地铁5号线工作,白天她拿着调线方案到青山旅大街周边小区收集居民意见,晚上为了寻找合适公交设站地点,她专门在5号线建设二路站观察车流量、人流量。看到调整的线路获得居民的频频点赞,她眼里闪着光。
25日,为配套地铁5号线,公交电车公司新开的691路比地铁提前一天上线营运。为了这条线的开通,电车公司副经理董忠义及营运部部长万诚等人多次到青菱、红霞、南湖等社区和居民代表开座谈会,了解居民需求。同时还设计网络调查问卷,收集南湖片区与洪山片区居民的意见。营运部门通过收回的2087份问卷中的呼声,结合道路通行条件设计新开691路。从今往后,白沙洲加上南湖50万居民出行将更高效快捷。
在首批配套地铁新线开通的12条线中,接驳6号线二期的H104路凝聚了公交三公司运营部的心血。从走访小区,到勘探线路到设立站点,运营部的李涛、熊贵桥和梁盛数不清跑了多少趟。H104+地铁6号线二期的组合,将为惠及更多东西湖地区的居民出行。
■ 智能化更高、安全性更强,专家参与编制地铁线路技术标准
地铁5号线列车行驶在高架段时,乘客可以透过车窗观赏优美风景。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 摄
没有司机驾驶室,乘客可以在首尾车厢穿越“时空隧道”。12月26日,武汉轨道交通首条全自动驾驶线路——5号线正式运营。列车采用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FAO系统,可实现目前世界上最高级别的自动运行。
作为武汉首条全自动驾驶地铁线,市交通运输局前期组织来自上海、武汉等地的9名专家对武汉地铁集团编制的《武汉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线路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补充技术条件(暂行)》进行评审,并根据专家组意见批复《武汉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线路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补充技术条件(暂行)》,当作武汉市全自动运行轨道交通线路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的补充依据,也为日后全自动驾驶线路提供安全评估依据。
地铁5号线列车。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 摄
“全自动运行轨道交通线路与市内其他地铁线路相比,智能化程度更高、安全性能也更强。5号线可以自动唤醒发车、精准停车、开关车门等,创新采用自动调节照明系统、间隙探测功能、健康检测装置等功能,精准度、智慧化程度更高。工作人员也会实时监控列车的一举一动,相当于有了双重保险。”武汉市交通战略研究院总工程师孙小丽说,自动驾驶是未来智慧交通的发展方向,武汉轨道交通5号线已抢先一步实现自动驾驶功能,是武汉轨道交通一次新的技术飞跃,也代表着目前国内先进智能列车工业化、信息化、智慧化的高水平。
据了解,为做好三条轨道交通线路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工作,市交通运输局委托第三方机构组织轨道交通总体、土建、车辆、供电、通信、信号、通风空调、消防与给排水、综合监控、车站设备和运营等方面的33名专家组成专家组,其中,交通运输部专家库专家3名,住建部专家库专家1名,教授级专家14名。同时在线路开通前,要求运营企业编制应急演练计划并在试运行阶段全部落实,先后完成5号线应急演练40项,6号线二期和16号线(汉南线)应急演练分别26项。
(撰文:吕作武 宁镁湘 张慧妍 夏天 魏新波 林莹 黄民强 李立 陈曦 鞠青桦)
【编辑:符樱】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