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海南大学学子林琳经过四年苦读,马上就要毕业了。但18日发生的一件事,令她心急如焚:教育部信息显示,她去年就在武汉工业学院“被毕业”了。那个学生也叫林琳,并且身份证号码都和她一致。这样,她将无法毕业。
18日上午,“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可发现,林琳的信息档案显示有2份学生档案:之一为“本科-海南大学”,记载着“林琳”在海南大学海口校区读会计学(注册会计师),未毕业;之二记载着“林琳”已毕业于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电子商务专科。两份档案姓名、性别、身份证号一模一样。
经过一天的艰苦调查,初步还原了事情真相。上午11点,在位于武昌的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武汉“林琳”确实毕业于该校,但是系2007年由湖北大学知行学院转学而来。该校招生与就业指导处许处长称,武汉的“林琳”为冒用他人信息。校方将会立即向省教育厅打报告,将“林琳”学籍信息进行注销。
而位于江岸的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学工处却查无此人。招办负责人查询相关记录显示:该生实际上由湖北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武昌校区招录进校。
晚9点,湖北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武昌校区(湖北省旅游学校)招办朱主任证实:该生于2005年来该校注册,但并未来校上课。
晚10点,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09届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辅导员周慧敏(音)言,她不仅没有带过这个学生,甚至都没有听说过。
18日,林琳已向海口警方报案。
一身是假的“武汉林琳”,到底是如何穿越层层关卡、巧取豪夺了海南林琳的毕业资格?湖北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武昌校区朱主任答复,今日将详细调查,真相将马上水落石出。
◇真假林琳
林琳今年22岁,海南昌江人,在海南大学海口校区读会计学(注册会计师)。在即将毕业的时候,应老师要求上“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自己的学历情况。(按教育部规定:中国对高等教育学历证书实行电子注册制度。)
然而林琳凭着自己的密码与用户名登录查询后发现:自己的学生信息档案内竟有2份档案。其中一份标题是“本科-海南大学”,注明她在海南大学海口校区读会计学(注册会计师),2006年9月11日入学,现在还未毕业。
而另一份档案,姓名也是“林琳”,身份证号与她一样,都是“460031198709210×××”,但学校、专业却是“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电子商务专科”。上面记载着该学生是2005年9月1日入学,并于2009年6月30日毕业。
在学历信息一栏里,只有这名从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毕业的女生的信息,并贴者一张陌生的女生相片。
“顶替者”抢先领到毕业证
据林琳介绍,她发现这一情况后,当即向学校老师汇报了这一情况。老师对此也感到十分惊讶,他们当即要林琳赶紧去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了解情况,弄清真相。
教育部规定,一个人不能于2年内领取2个大学毕业证书。如果在毕业时林琳不能把此事弄清楚,她极有可能领不到大学毕业证书。
由于武汉离家很远,林琳对湖北省又人生地不熟,她只得求助。
林琳回忆,2005年她参加高考被湖北省一专科学校录取,但她没有去读,而是回家复读了一年,等到2006年再次参加高考。而这次发现与自己身份信息相同的那名女子,正是2005年9月入学的,读的也是大学专科。因此,林琳怀疑这名女子极有可能盗用了自己身份信息上学。
“去年,湖南罗彩霞被人冒名顶替读大学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想不到这样的事竟在我身上重演,我极有可能成为罗彩霞第二。”
真林琳可能领不到毕业证
海南省教育厅高教处相关负责人称:林琳现在遇到的这种情况以前也发生过,有三种可能:一是林琳的身份资料在2005年高考后被人盗用。
二是林琳2005年考上湖北省的一所大专学校后,没有去该校报到,或是报到后中途离校,因为技术方面的原因,学校没有及时把她的学籍等相关信息清除。
三是确实出现了同名同姓同身份证号码的两个人,但是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网站简介 | 网站地图 | 版权说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
长江互动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鄂ICP证:02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406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 B2-201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