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武汉理工团队破解引江补汉工程“入地难”,为盾构机装上“智慧眼”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轮播图

2024-12-16 07:59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今年是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十周年。作为南水北调后续工程的首个重大项目——中线引江补汉工程如今正紧锣密鼓地展开。

“有句老话,上天容易入地难。”武汉理工大学环境与资源工程学院的徐琛团队,正在通过精密“诊断治疗”,为盾构机寻找“穿山越岭”的最佳方案。12月15日,长江日报记者见到了“超级工程师医生”徐琛。

在模拟隧道场景的实验室,徐琛(右)在迷你拉矿小火车前讲解采矿行业隧道相关知识。记者胡冬冬 摄

让盾构机能预判即将遇到的地质条件

南水北调引江补汉工程于2022年7月开工建设,是从长江三峡库区引水入汉江,终点位于丹江口水库。因地质复杂,施工过程中随时会面临岩爆、突泥涌水、大型断裂等风险,为盾构机安全破岩提出了难题。

2021年,徐琛在清华大学取得水利工程博士学位来到武汉,很快参与到这一大国工程技术攻关中。他告诉记者,引江补汉工程坐落于我国地势由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过渡的区域,全程采用深埋隧洞方式输水,其最大埋深达到1182米,超过600米埋深的洞段占比高达45%,被称为“我国当前在建的综合难度最大、距离最长的引调水隧洞工程”。

“以往,盾构机掘进完全依赖司机个人经验式,在面对特殊地层时往往力不从心。”徐琛说,如今,他和团队通过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加持,开发了一种盾构机掘进性能智能感知预测决策技术,相当于为盾构机装上了一双“智慧眼”,可以实时洞察岩石的岩性、强度及硬度等关键信息。这样一来,盾构机能够在掘进前就对即将遇到的地质条件作出预判,从而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掘进策略,大量节省卡机处理时间。

大模型需要的数据从何而来?徐琛告诉记者,近三年的时间里,他团队成员多次深入武当山深部引水隧道,“有时候要到地下800米深、仅容一人匍匐通过的狭窄隧洞中来回穿插上百次,现场试验、调试相关装置,收集了来自不同岩层的盾构机的受力数据。这些数据收集回来后,团队工程师们可以利用仿真技术,重现盾构机在挖掘过程中的各种状态,分析卡机的原因,从而调整施工参数,帮助盾构机‘脱困’”。

如今,团队这一成果已经获得专利认证,即将通过校企合作在引江补汉工程中实现应用。

在模拟隧道场景的实验室,清晰的岩层分布展示。记者胡冬冬 摄

实验室里有一个模拟隧道场景

当记者走进徐琛的实验室,仿佛进入了一个模拟隧道:两侧是坚硬的岩石墙,岩层清晰得像教科书插图,地上则摆满了各种“破岩神器”,里面甚至还藏有一辆迷你拉矿小火车。

徐琛正带领学生进行岩石压力测试。他详细解释了测试原理:压力施加的速度越快,岩石所承受的压力就越小。通过精确调控测试时间,他们能够收集到岩石的受力数据,降低隧道坍塌风险。记者看见,在短短八分钟内,这个岩石试样承受了近60吨的压力。

但实验室的模拟远远不够。徐琛说,江河湖畔和群山峻岭之间,才是自己和团队最真实的“战场”。

2022年4月,在十堰市水资源配置工程现场,一台小直径盾构机面对如迷宫般交错的软硬岩层,盾构机不幸“卡壳”。徐琛带着团队迅速响应,立即对左侧岩层进行拓宽挖掘,运用灌浆技术,为前方的破碎岩层穿上了一层坚固的“铠甲”。历经半年多的努力,才帮助盾构机挣脱束缚,这也为团队后续技术开发积累了经验。

徐琛说,自己从读本科就开始在工程第一线,“外人看来,外场工作条件很艰苦,但我觉得,只有真正了解现场的需求和挑战,才能够研发出真正有用的技术,美丽的外场就是最好的实验室”。

(长江日报记者冯雪)

【编辑: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