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探访团走进昙华林:文脉绵延,还有丰富的红色基因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要闻

2022-07-23 19:54 来源: 长江日报-长江网
【字体:
探访团在昙华林边走边直播,吸引很多网友关注。图片来自长江头条

  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 叶军

  “小时候的民主路冒得那多人”,伴着导游轻声哼唱歌曲《汉阳门》,车行民主路穿胭脂路过粮道街,“沿着长江读懂中国——湖北千里长江行”武汉行探访团于7月20日下午来到昙华林。

  1平方公里地域曾有近30所学校

  昙华林,位于1800年的老武昌城东北角,东起中山路,西至得胜桥,是以明洪武四年(1371年)武昌城扩建时形成的一条老街为主而形成的历史文化街区。

  探访团一步入昙华林,一幢幢各具风格的老建筑就令人目不暇接,犹如走进一座建筑博物馆。1895年修建的仁济医院,连续的罗马券拱廊,具有鲜明的文艺复兴风格;建成于1921年的翟雅阁,既有西式钢木混合结构体系,又有中式重檐庑殿顶;徐源泉公馆,前庭后院,青砖与榫卯木结构组合,是典型的民国中式建筑……昙华林工作人员杨婷婷介绍,在这条主轴1200米长的历史文化街区上,分布着52处近百年历史建筑。

  探访团在昙华林感受红色文化。记者王海 摄

  “昙华林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它是武昌文化之根脉,一部活的近代史。”随行专家、武汉科技大学教授张继才自2013年深入研究昙华林至今,著有《昙华林编年史》。他介绍,早在明清时期,昙华林就是湖北省各县秀才下榻备考之地,1861年汉口开埠后,昙华林成为中西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之地。西方传教士在这里建立英国、美国、意大利和瑞典四个教区,建起不少教堂、医院、学校。

  正是在华洋杂处之中,昙华林一跃而为中国近代教育的诞生之地。张之洞在这里创办了湖北中等工业学堂、东路高等小学堂等学校。这里还诞生了中国第一所私立大学,也就是陈宣恺、陈时创办的中华学校。教会、官方、私立三类办学主体,一起推动昙华林教育发展。

  因为学校云集,中国第一座公共图书馆、第一支童子军、第一所图书馆专门学校,也都诞生在昙华林。昙华林成为名人荟萃之地,在此学习、工作、讲学、革命的各界名人超过800名。不少中外名流来这里进行学术交流、思想碰撞,比如中国文化界名人梁启超、康有为、章太炎、李大钊、陈独秀、蔡元培、胡适,印度诗人、诺贝尔奖获得者泰戈尔,美国实用主义哲学代表人物杜威等,都曾在昙华林讲学。

  在昙华林,可以触摸到近代教育文化传承的脉络。步行昙华林不久,就可以看到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校大门造型简洁典雅,透过栏杆,还可以看见学校的运动场。

  “这里过去是文华书院,建于1870年,1909年发展成文华大学,是武汉地区最早的综合性大学,也就是华中师范大学前身。”张继才介绍,昙华林面积大约1平方公里,到了清末,这里就有学校20所;到了民国时期,这里的学校数量已将近30所。“学校数量之多令人惊奇”,“在中国近代史上非常少见”。

  据他分析,昙华林交通便利,同时处于花园山、螃蟹岬之间,独守幽静,当年政府衙门和军队,主要位于蛇山以南,或者蛇山以北司门口一带,这可能是昙华林成为“文脉”的地理原因。

  探访团来到昙华林,犹如走进一座建筑博物馆。记者王海 摄 

  昙华林的革命火种燃遍湖北全省

  昙华林文脉绵延,救国救民的先进理念也总是在此迅速聚集并传播开来。

  仁济医院背靠花园山。1903年5月,吴禄贞邀集爱国学生在昙华林花园山聚会,确立了打入新军的革命方略。1905年,日知会在昙华林成立,宣传反清思想。环境清幽的昙华林孕育了武昌首义的火种。

  “昙华林是湖北辛亥革命之根,更是湖北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根。”张继才向探访团员们介绍说,中国共产党两大创始人“南陈北李”陈独秀、李大钊都曾到昙华林讲学。董必武、陈潭秋、恽代英、林育南曾在这里宣扬马克思主义,建立党的早期组织。

  在中共一大召开之前,武昌就成立了“共产党武汉支部”,是国内仅有的六个共产党早期组织之一,时间仅次于上海。“它的成立地点虽然在抚院街(今民主路),但是主要活动范围就在昙华林一带”。

  张继才介绍,中国第一次代表大会13位代表中,董必武、陈潭秋两位代表来自昙华林,建党前后,刘仁静、李汉俊、包惠僧也曾在昙华林学习、工作。与此同时,在昙华林求学的进步知识分子在农村革命中扮演了革命思想的播火者、基层党组织创建者的角色。据统计,截至1927年7月,全省69个县,就有65个县建立党组织或有党员活动,这些创建者和领导者基本来自学生党员,主要来自武汉、荆州、襄阳、宜昌,至少六成来自武汉昙华林。

  以鄂东黄冈地区为例,该地区8县中5个县党组织最早领导人有2位来自武汉中学、1人来自中华大学、1人来自湖北省立第一中学,占80%。著名的黄麻起义10名领导人中,共有7位来自昙华林,5位来自武汉中学,还有来自中华大学的曹学楷、刘光烈。可以说,昙华林的革命火种燃遍湖北全省。

  张继才专门研究过中共湖北早期党组织情况。“昙华林至少为中国早期党组织贡献了150余名共产党员。”这些珍贵的“革命火种”,在昙华林工作、生活或从事革命活动,很多来自位于昙华林的中华大学、武汉中学、湖北省立第一中学、湖北省立甲种工业学校等学校。

  党史专家、武汉革命博物馆原馆长赵晓琳证实,昙华林是近代教育兴起之地,学府众多,当时董必武等一批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也在此创办学校,确实有一些来昙华林求学的青年学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逐渐走上革命道路,成为湖北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人。她们以前研究湖北早期党组织的历史时就发现,许多鄂东领导人就来自董必武创办的武汉中学。

  探访团经过武汉十四中时看到,因为放暑假的缘故,整个学校显得相当安静。但在1938年,这里却是风起云涌的抗战文化策源地。

  张继才说,抗日战争时期,南京陷落之后,武汉成为“战时首都”,昙华林则是抗战文化的策源地,周恩来领导的第三厅云集300多文化名人,加上附属的孩子剧团、演剧队,文艺工作者达3000余人,郭沫若、阳翰笙、田汉等举办抗战宣传周,发起献金运动, 从各界名流到普通百姓,纷纷慷慨解囊,形成了支持抗战的热潮,凝聚了全中国的抗战力量。

  张继才感慨万千地对探访团员说,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位于长江中游的湖北在中国近代这一求索过程中无疑处于前列,昙华林就是鲜活代表。

  “昙华林具有无比丰富的红色基因,我们要传承好这里的红色文化,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探访团在昙华林感受红色文化。记者王海 摄 

  非遗文化在“武汉最文艺的街道”传承

  探访团员们看到,昙华林里的老建筑品类多样,有教堂、医院、公寓、花园、领事馆等等,名人故居依山而建,民居错落,近代各阶层人居住和生存的场景历历在目。

  现在的昙华林已成为武汉最文艺的街道,人们喜欢在此拍照、喝咖啡,度过一个悠闲的下午。鳞次栉比的小店呈现昙华林当下的生活样貌之一角。

  探访团在昙华林感受非遗文化。记者吕诗文 摄

  “快来,是扬子江啊!”“小时候我家都是喝扬子江牛奶”……一走进昙华林扬子江非遗店,探访团成员就七嘴八舌说开了。货架上,不仅陈列着令人熟悉的酸奶,琳琅满目、颇具颜值的小点心也看得人眼馋。“长江又名扬子江,我们的名字与长江文化一脉相承。”武汉扬子江食品工业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祥松自豪地说。

  扬子江是地道的武汉企业,原来做乳业,后来发展为乳业和食品两大板块。近年因为点心手工技艺入选到湖北非遗目录。徐祥松介绍,点心手工技艺传承不易,《中华点心谱》中有五千点心,但是由于老的工艺、配方多有流失,现在市面上真正在销售的不到一半。扬子江坚守“传承不守旧、创新不离宗”的宗旨,坚持手工技艺传承,并根据现代人口味进行调整,所制作麻烘糕、港饼、云片糕、绿豆糕、发饼,都是手工制作的典范。《中华点心谱》里的荆楚汉饼、步步高等,扬子江制作起来也不遑多让,使来自典籍的点心仍然可为今人享用。“这可能是我们能够入选非遗的缘由”。成为非遗后,扬子江又推出二十四节气产品,以及人从出生直到80岁,比如抓周、生子、拜寿等各年龄段礼仪产品,希望人们可以体会“非遗”源远流长又亲切日常的文化魅力。

  探访团在昙华林感受非遗文化。记者吕诗文 摄

  在马应龙非遗馆,店里如今售卖的眼霜,与400多年前制成的眼霜配伍一样,还是麝香、牛黄、琥珀、炉甘石等八种原材料。探访团对此啧啧称奇。

  马应龙工作人员余莎介绍,马应龙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明朝万历十年起源于河北定州,1919年将总部迁入武汉,发展至今也有百年历史。

  小探访员在昙华林体验非遗文化。记者吕诗文 摄

  探访团成员杜宏华是长江日报-长江网城市摄影队、绿镜头的成员之一,看到小朋友和奶奶在昙华林消暑的画面,心中欢喜,赶紧拍了下来。

  今年67岁的杜宏华是老武汉人,昙华林几乎是他每年必来的地方。比起单拍昙华林的建筑,他更喜欢在昙华林的建筑旁街巷间拍“人”。

  他最喜欢拍黄昏时的昙华林,晚霞漫天、树影斑驳时,人从昙华林的街巷深处走来,就像行走在时间里一样。

  【编辑:熊展平】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