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就算连下3个月的雨,这里的太阳能也用不完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要闻

2024-06-19 06:42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6月18日讯(记者宋磊 通讯员武怡玲)城市截污水闸装上光伏发电设备,可实现自产“绿电”,为设备运行提供充足电能。由国网武汉供电公司在东西湖区建设的“孤岛微电网”建成投运1月有余,运行良好,这是该公司光伏储能技术运用于城市水生态设施的全新探索。

  6月17日,长江日报记者来到东西湖区十全路与吴金路交会路口看到,一座截污水闸正在运转。这座为遇强降雨时拦截污水、辅助排涝而建设的水生态设施具备24小时实时监控和远程操控等功能。只见水闸原智能配电柜等箱柜设备上方,一座拱形光伏棚搭载着8块光伏板,一旁还加装了2个光储控制系统箱柜,共同构成“孤岛微电网”。

  国网武汉供电公司在东西湖区建设的“孤岛微电网”建成投运1月有余,运行良好。记者宋磊 摄

  何为“孤岛微电网”?国网武汉市东西湖区供电公司发展建设部专责陈立解释:“通俗地讲,就是建立一个不与任何既有电网相连接,自发电、自使用的微型独立供电单元。”以往,该公司建设“孤岛微电网”一般用于新能源车充电站、企业生产等领域,此次用于水生态设施尚属首次。

  陈立介绍,东西湖区河湖密布、沟渠纵横,近年来,该区着力治理重点流域水环境,持续改善河湖水质,建设了大量截污闸、曝气、生态促进器等水生态设施。虽然水生态设施耗电量不高,但因其大多地处偏僻,为其专门建设配套用电设施面临投资成本高、施工周期长等难题。

  光储控制系统箱柜内配置的30千瓦时的磷酸铁锂电池组能将晴天时光伏板产生的电能储存起来。 记者宋磊 摄

  去年年底,国网武汉供电公司联合东西湖区水务部门共同破解这一难题,成立了“孤岛微电网”专项工作组,对重点截污闸的用电需求、运行环境等进行了论证,研制了集光伏发电、电池储能为一体的孤岛供电系统,着力打造最小供电单元。

  打开光储控制系统箱柜,陈立指着内部排列整齐的模块告诉记者,这是项目配置的30千瓦时的磷酸铁锂电池组,能将晴天时光伏板产生的电能储存起来,能支持连续3个月阴雨天情况下,截污闸稳定供电。同时,项目建设的8块发电功率为500瓦太阳能电池板按平均每日2.7小时日照时间计算,全年可发“绿电”近4000度,“对比直接从供电网络取电方式,减少了建设工程量,不仅节省了高达50%的建设费用,还更低碳环保”。

  据悉,国网武汉供电公司将加快建设位于东西湖区十支沟的第二套截污闸孤岛供电装置,同时开展东西湖区环保配套设施孤岛供电装置布局规划,未来计划在该区建造50个以上“孤岛微电网”。

  【编辑:姚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