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者说】
讲述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主任医师 魏翔 教授
呼吸困难,胸痛心悸,黑矒晕厥,这些都是“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症状。这世界性的遗传性心肌病俗称肥心病,患病者可能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甚至猝死。保守估计,我国肥心病患者至少有200万。
很多年来,治疗该病最有效手段的是美国专家1959年发明的“室间隔心肌切除术”。但肥心病部位和长度因人而异,切多少很难定量,加之手术视野狭窄似管中窥豹,术中心脏还要开胸劈骨、体外循环,这些都使手术高度依赖主刀医生的主观经验,是心外科最难掌握、最难推广的手术之一,全球年手术量过百例的中心不到5家,中美两国这种手术量每年皆不到千例,很多患者得不到合适治疗。
面对肥心病,非得如此大动干戈?能否从某微创处进去,直接把这小块心肌拉出来?而结构复杂的心脏里充满着高压的血流,要是器械切下的心肌组织没被抓住,就会很快顺着血管冲进脑部形成脑梗塞。如何解决这个难题,从医20余年来一直困扰我。
2018年,无意间我从一位果商削菠萝动作中得到灵感。你看,他将刀具从长叶冠的顶部向菠萝中一插,刀片穿心,果芯随之抽拉而出,不损果肉。受此启发,我和团队设计出现在这把由“内管状刀片”“外套筒管”“管状刀片内的轴旁穿刺针”等组成的“旋切刀”。
在心脏跳动的状态下,“旋切刀”通过心尖进入指定部位,在超声精准定位下打开“旋切刀”操作:推出穿刺针固定心肌组织,接着推进管状刀片切除心肌组织,之后将其从心脏中带出来。整个手术不开胸、心脏不停跳、零输血,原本六七个小时的手术时间缩短至一小时,手术费也减少一半。
2022年4月,在湖北省创新转化医学研究院的中试平台,这套经心尖心脏不停跳的室间隔心肌切除设备通过验证,手术应用于临床试验的伦理也同期获批。
这样的手术现在我们一天内可做9台,目前已做过了百例,患者从77岁老者到8岁孩童各年龄段都有,手术成功率98.6%。去年以来,包括美、英、日等北美、欧洲和亚洲的同行都来我们医院学习。
【大众点评】
讲述人:患者张奶奶,72岁
我是上海人,2016年发现自己走不动路,提不了重物,稍微运动下就胸闷大喘气,有时候还会晕厥。在上海医院检查出来是因为“心脏肥胖”,就是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心肌厚度20毫米,超出正常人厚度一倍多。
当时这个病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外科手术及化学消融等。上海一些专家评估后,我不适宜行消融术治疗。听说外科手术需要把胸骨锯开15~20厘米,在心脏停跳、体外循环下进行,创伤很大。我很害怕,选择了药物保守治疗。但药物仅能暂时缓解症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梗阻,病情一直反反复复。
为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我外孙女一直在留意相关报道。2022年,她看到权威媒体上有关同济医院“心肌旋切系统”的报道,详细介绍了其研发过程和治疗案例,我们一家人商量后,就来了武汉治疗。
医生告诉我,我的手术切除了9块心肌组织,共5.4克。术后当天就拔除了气管插管,第二天转出心脏大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现在术后快两年了,我恢复状况比预期的还要好,心脏轻松了很多,呼吸很顺畅。听说我是靠这项技术重获“心”生的第101位患者。
(整理:长江日报记者王恺凝)
【编辑:王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