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4日讯(记者杨荣峰)除夕前,穿着羽绒服,顶着零下低温和雪天,自驾500公里回老家;大年初六,气温回升,他将羽绒服放在副驾上,原路返回。同样的路程,不同的气温,少用了一整块电池的电量。
今年春节前后,武汉市民张先生驾驶比亚迪宋L纯电车(官方续航里程550公里)回老家过年,受到低温天气影响,爱车续航打了折扣,但这并没有影响他的心情,“就算高峰时段高速服务区充电要排队,但我也可以下高速就近去城里充电,充电设施越来越完备,新能源车出行越来越不是问题”。
张先生驾驶比亚迪宋L纯电新能源车回武汉前,发现车胎被扎,在老家补了个胎。 市民张先生供图
张先生在武汉工作,老家在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今年春节前的1月26日,他驾驶新能源纯电车,途经8个多小时,回到500公里外的老家过年。
“低温对新能源车的续航有影响。”张先生说,出发时,武汉天气已是零度,越往老家开,气温越低,到了老家附近,已是雨夹雪天气,气温零下5度。
出发前,张先生将车充满电,途中充了两次电。2次充电前,电池电量都还剩10%。到老家时,电池还剩30%。粗略算下来,低温环境下,500公里路程,消耗了大约250%的电池电量。
2月3日,他驾车回武汉时,气温回升,相同的路程,耗电量却少了不少。
“自驾回乡时,我穿着羽绒服,全程开着暖气,途中充电2次,自驾回武汉时,我嫌穿羽绒服太热,就把羽绒服脱了放在副驾上,全程没开暖气,途中只充电1次。”张先生说,启程前,他将车充满电,驾车300多公里后,电池还剩15%的电,在服务区充电后,就一口气开回了武汉。到家后,电池电量还剩30%。全程消耗了大约155%的电池电量。
张先生说,一件羽绒服的温差,耗电的差别相当于一整块电池。
“以前开油车,现在开电车,我对新能源车有信心。”回顾自驾经历,张先生说,在高速公路上,服务区都有充电站。从武汉回老家途中,第一次充电时,他排队10多分钟,第二次充电时,充电桩还有余位,“选充电桩时,自己还挑挑拣拣了一下”。从老家回武汉途中,一路堵车,他直接下了高速走省道,在城里找了个充电站充电。充电过程在自己的预期之内,很满意。“以前开燃油车,高峰期加个油也还得排队呢。”
【编辑:姚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