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腾腾的藕汤冒着白气,正在熬制的应山滑肉咕咚咕咚地翻滚……2月7日,记者在汉口里春晚武汉分会场取景地看到,络绎不绝的游客走进詹王厨艺餐厅点单春晚“同款”,端到央视镜头中亮相的长桌上享用。
市民和游客在春晚拍摄长桌上体验。图片由受访人提供
“来到这里的游客希望把每道菜都尝一尝,所以我们专门把菜做成小碗菜。既方便他们取餐端去长桌,同时价格更亲民。”餐厅负责人陈顺刚说,最受欢迎的菜是排骨藕汤和应山滑肉,每天分别熬上8个50升的大罐子还不够卖。
陈顺刚说,自从春晚播出后,店里生意都忙不过来。每天从上午十点半到晚上八点半,餐厅前都排满了慕名而来的食客,每天都需要接待3000多位体验“长桌宴”的食客,初一至初七共计超两万人次。
春晚的另一取景地点黄鹤楼景区也在这个假期人气大涨。慕名而来的游客不仅登高远眺长江两岸美景,更抱着期待的心情打卡武汉美食。
游客在艳阳天打卡。图片由受访人提供
“看春晚的时候,一大桌子美食可馋到我了。马上和家人改了之前计划的旅游行程,来武汉吃吃喝喝。”家住河南的游女士带着父母一路自驾游到武汉,上午,她刚和两位老人爬完黄鹤楼,现在希望能吃上热气腾腾的“大餐”,正拿着取号码等待艳阳天(非遗楚菜·黄鹤楼店)的工作人员叫号。
“今年我们门店的4人小桌客流量上涨明显,较往年同期增长近40%。”艳阳天酒店相关负责人介绍,黄鹤楼店从除夕至初七每日都需取号等位,最长等位时间达80分钟,高峰期等位最高超过140桌,总体客流量同比增长约15%。
2024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决定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今年春节期间,“非遗”二字成为游客点单关键词。“武昌鱼制作技艺和鮰鱼制作技艺是湖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几乎是桌桌必点。”该负责人表示,他们的工作人员还会在上菜时为游客介绍制作的过程。
在蛇年春晚的带动下,不仅取景地景区人气“出圈”,归元寺、湖北省博物馆等知名景点也热度飙升,各大景区周边餐饮上座率达140%。
游客在艳阳天打卡。图片由受访人提供
“节日期间我们的销售额增长了近15%。特别是从正月初二开始,客流量有明显的上涨趋势,许多食客都是来武汉旅游的。”王府井酒店(金桥港湾店)总经理曹婷说,她们接待了不少从外地来归元寺的游客。为了大家有更好的体验感,她们还安排了工作人员到每桌与食客互动并赠送小礼物。
湖北省博物馆内的美食餐厅曾宴把菜肴做成曾侯乙编钟和越王勾践剑的样式,引发食客主动拍照打卡。这家面积不大的餐厅今年特意新增了近一倍的桌子,春节期间客流量增长近30%。
(文:雷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