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8日讯8日,由武汉城建集团负责建设的武汉关泵站及配套市政工程现场轰鸣声声、作业不停。项目正抢抓低水位施工黄金期,以高标准、严要求的扎实作风,提前组织人、材、机等资源有序作业,为确保汛期前底泵站具备抽排条件争分夺秒。
天津路排水站位于江岸区天津路附近。其排水范围涉及江汉路至三阳路约10平方公里范围,除了7台泵机负责雨水抽排任务外,还有2台泵机负责收集生活污水排至污水处理厂。每年,这座泵站都面临着输送生活污水与检修改造同时进行的双重压力。
第一张图为规划图 通讯员提供
2023年,武汉城建集团启动武汉关泵站工程的设计。该泵站位于长江中游武汉河段下段左岸武汉长江大桥下游2.94千米处,设计雨水规模9.8立方米每秒,预留污水规模0.75立方米每秒。建成后,可解决天津路系统汛期排涝泵站规模不足的问题,缓解周边排涝压力,降低城市内涝发生的可能性。
2月8日上午9点,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武汉关泵站的结构雏形已经出现,高约5米的脚手架已经搭建完毕,现场一片热闹的施工场景。30多名钢筋工人正忙碌地穿梭在钢筋丛林中。工人们熟练地拿起扎丝,将两根钢筋交叉处紧紧地缠绕起来。扎丝在他们手中飞快地转动,发出“嗖嗖”的声音。
施工现场。 记者何晓刚 摄
一台起重机伸展着长长的吊臂,将一捆捆钢筋、模板从运输车上吊起,缓缓地送到指定位置。随着钢筋的不断拼接,建筑的骨架逐渐清晰起来。工人们不时地用尺子测量钢筋的间距,确保每一根钢筋都精准地符合设计要求。
20多名模板工人搬运着一块块厚重的模板,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拼接在一起。在模板的拼接处,工人们用密封胶仔细地涂抹,防止混凝土浇筑时出现漏浆的情况。随着模板的不断搭建,建筑的轮廓逐渐显现出来。
施工现场。 记者何晓刚 摄
武汉城建集团旗下城建建设公司项目负责人刘洋介绍,该项目要在今年5月份汛期来临之前达到抽排条件,他们春节只放了4天假,正月初四就正式复工,目前每天投入近百人加紧快干,下一步将进行混凝土浇筑。
施工工人郭南旺告诉记者,他来自黄石阳新县,他和近20名工友正月初三下午就跟家人告别,赶到武汉,正月初四投入施工,“因为这是武汉市的重大市政工程,家里人也能理解”。
施工现场。 记者何晓刚 摄
武汉城建集团建设管理公司项目负责人董冠立介绍说,武汉关泵站工程将新建排水泵站,包括前池、泵室和阀井。底板坡前与进水箱涵衔接,坡后与泵室衔接,底板面、泵室采用埋地形式,由4座中隔墩分割为5个泵室,目前地下工程已经完工,正在进行地面管理用房的建设。
现场技术负责人汤润淦介绍说,武汉关泵站管理用房采用的是圆柱结构,地理位置临近汉口近代建筑群及武汉科技馆等市民重点聚集地,因此要考虑地下水位控制及汛期防洪措施等多个问题。“建成后,这里将成为汉口江滩又一个标志性的建筑景观”。
(记者汪文汉 通讯员余思思 李一丹 李晟锋)
【编辑:姚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