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告别追悼会在武昌殡仪馆举行。在10日上午的吊唁人群中,出现了黄旭华母校桂林中学的代表。
据介绍,黄旭华院士于1941—1944年在桂林中学求学,就读桂中高35班。黄旭华逝世后,该校学子纷纷写下文字悼念这位功勋卓著的学长。
广西桂林市桂林中学校长关剑锋在追悼会现场。 图:九派新闻记者符程郡 摄
一位学生写道:“我总是难以将自己学习生活多年的学校,一个时而宁静、时而充满琅琅书声的空间,和纷飞的战火建立联系;也总是感到,您在昏暗的防空洞,泛黄的《科学》上看到的前路,比我们手上工整清晰的课本的字迹还要清晰太多。同样的学校,千差万别的时代,您像一个开路人,用孤勇的身姿,为我们后辈学弟学妹开拓着一条建设祖国的大路。”
黄旭华的“核潜艇”“深潜”“三十年”激励着学生们。
这位学生发出感慨:“每当我在学业求索的道路上情滞不前、畏首畏尾时,您从容地分享自己研制潜艇经历的画面,会在我脑海中浮现。纵然如大国重器核潜艇,也并非神话般的,而是在基础理论上的综合创新。带着您给予我们青年的三面镜子:放大镜、显微镜、照妖镜,我总会在坎坷的探索之路发现新可能,也在探索中找寻出自己清晰的未来之路,与为祖国贡献力量的建设之路。您的笑容,就如此永远地停留在肖像上,您从容的身影,求志于惊涛骇浪的勇气与力量,会一直温存在我的心中。”
还有一位学生写道:“敬爱的黄旭华院士,请您安息。国家至上,誓言无声,青年一辈科研者会庄重接过赓续传承的火炬,我们会在这代代传递的光和热下踔厉奋发、奋勇前行。”
广西桂林市桂林中学校长关剑锋告诉九派新闻记者,得知黄老去世的消息,全校师生深感悲痛,当天组织了教职员工和黄旭华班的学生在黄老雕像前追悼,学校同时联系了武汉校友会参与在武汉的悼念仪式。
在武汉,他们拜访了黄老曾经工作的中国船舶七一九所,也慰问了黄老的家属,今早参加了黄老的遗体送别会。
“虽然武汉离桂林很远,但是黄老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黄老对桂林中学非常有感情。”关剑锋说。
黄旭华手书。 受访者供图
“他高中三年在桂中就读,也多次来作报告,他也在桂林中学设立了奖学金,设立了黄旭华班。他的女儿也多次到桂林中学(开展)讲座,(对学生)进行鼓励。”关剑锋说,“再远我们也会来,克服一些困难,我们还是顺利赶上了,送了黄老最后一程,希望他老人家一路走好。”
据介绍,2月10日上午10时—12时,桂林中学同步举行了追悼活动,地点位于该校解西校区(初中部)黄旭华院士石像处。
(文:九派新闻记者 符程郡 制作:曾金秋)
【编辑:符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