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奔赴千里,他们从外地赶来武汉为黄旭华院士送行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要闻

2025-02-10 17:34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10日讯(记者樊友寒)“飞跃千里只为给黄旭华院士送行,黄老一路走好!”2月10日上午7时,从广东来武汉的向林已等候在武昌殡仪馆门口。他一身黑衣,手捧菊花,神色十分沉重。渐渐地,前来悼念的市民越来越多,排满了殡仪馆前的街道,其中不乏一些像向林一样特意从外地赶来的人。

  向林(右)与好友苏美手捧菊花在武昌殡仪馆门口等候。长江日报记者樊友寒 摄

  “我深夜一点半才到武汉,送完黄老就得立刻赶回去上班。”向林今年35岁,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和黄老一样,他也是一名科研人员,在广东某研究院工作。他告诉长江日报记者,黄老是他的精神导师,他大学时曾听过黄老的讲座,十分触动,久久不能忘怀,所以哪怕工作繁忙,路程遥远,在知道黄老逝世后,他仍决定要来武汉送别。

  向林的航班是9日晚上11时起飞,但他晚上9时许才得以从工作岗位脱身赶往机场,一路飞奔,终于在10时46分坐上飞机。与向林同来的好友苏美说,为了节约时间,俩人都没带行李,赶到机场听到广播里在喊他俩的名字,他们一路不停地跑,成功登机后才敢喘口气,“这是我这辈子最值得纪念的一次经历。”

  盛博在遗体送别仪式现场吊唁黄老。长江日报记者樊友寒 摄

  10日早上7时,18岁的盛博坐上了从郑州开往武汉的高铁,2个多小时后,他行色匆匆地出现在了武昌殡仪馆门口。盛博是黑龙江某大学物理专业的大一学生,从小就梦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科研人员,尤其崇拜袁隆平、黄旭华等伟大科学家,对他们的事迹了如指掌。看到黄老去世的新闻后,盛博一直在关注吊唁的相关信息,并提前买好了高铁票。

  “袁隆平爷爷去世时我才读高一,没能送他,是我心里很大的遗憾,这次不能再错过了。”盛博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虽然一路奔波,身体有些疲惫,但是他的精神很好,尤其是到现场后,看到这么多人前来相送,他又激动又悲痛。他盯着殡仪馆的大门,想到黄爷爷就在里面,甚至有点想哭,“这是我离他最近的一次,以后也没有机会见了。”

  张爷爷在女儿的搀扶下前来为黄老送行。长江日报记者樊友寒 摄

  张爷爷今年77岁,住在湖北襄阳,是一名退伍老兵。在女儿的陪同下,他一大清早就来到殡仪馆门口等候。他的女儿说,父亲曾是一名村干部,为村里奉献了一生,这辈子最佩服的就是为国家、为人民作贡献的人。张爷爷走路很慢,话也很少,他说自己今天“很难过”。

  【编辑:符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