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23日讯(记者郝天娇 通讯员黄宣)2月23日,华中师范大学与位于黄陂区的武汉攀升鼎承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攀升科技)宣布展开校企合作,共建鸿星未来技术实验室,瞄准国内前沿技术领域——高性能计算与先进探测、开源嵌入式鸿蒙、星闪无线短距通信、大模型人工智能终端四大技术方向进行信息技术创新。
“星闪系列”笔记本电脑、路由器、摄像头与键盘鼠标吸引不少人的目光。
去年,武汉市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过700亿元,应用场景超过500项,集聚人工智能相关企业1000余家,目前正积极争取国家人工智能开源社区在汉布局。产业蓬勃发展,鸿星未来技术实验室应运而生。
鸿星未来技术实验室主任王恩科教授向长江日报记者介绍,实验室名字中“鸿星”二字取自鸿蒙系统与星闪技术,这是实验室将攻关的重点领域。
攀升科技有关负责人表示,实验室将在信息技术领域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对于我国技术发展来说,安全自主可控非常重要。
2012年,华为启动鸿蒙系统研发。截至2024年10月,鸿蒙系统生态设备已突破10亿台,注册开发者达到675万,从操作系统内核、文件系统到编程语言、人工智能框架和大模型等全部实现了自研。
鸿蒙生态的迅速壮大,背后是业界对万物互联的美好想象。实现万物互联的前提,是一个强大可靠的连接基座。作为新一代近距离无线连接技术,应运而生的星闪技术,其传输速度远超蓝牙和Wi-Fi,正是能实现鸿蒙生态中设备间高速、稳定、低延迟通信的关键。
记者发现,去年10月落户攀升科技的全国第二家星闪创新实验室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在揭牌仪式会场的一侧,“星闪系列”笔记本电脑、路由器、摄像头与键盘鼠标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可以预见的是,星闪相关产品会越来越多,星闪技术将为武汉智能汽车、智能家居、智能终端、智能制造、信创等行业带来新突破。”攀升科技有关负责人说。
谈及鸿星未来技术实验室功能,王恩科表示将重点推进国产化技术发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培养科技人才。据了解,实验室包括12名教授,18名副教授和3名讲师等42名成员,“我们希望能在两年内做到省级重点实验室,五年内做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武汉市有关负责人认为,鸿星未来技术实验室的成立将深度融入武汉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为武汉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提供支撑。
【编辑: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