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打造涉碳“朋友圈”!这场会上,数据“碳”索出了新路径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要闻

2025-02-25 18:37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25日讯(记者商佩)应用数字孪生技术,上海通用五菱让单车制造成本降低30%,实现降本增效;利用AI算法和大数据分析,美的助力电网削峰填谷,实现节能减排……这些都是数据要素赋能企业节能降碳的实践案例。

  2月25日,“千企万人”数据人才培训计划第三期在武昌区中碳登大厦举行。武汉市数商协会联合中碳登、武碳院和首义人才,积极探索数据要素与双碳目标的结合,赋能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推动数字化转型。

  2023年底,国家数据局等17个部门联合印发《“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将绿色低碳列为数据要素赋能的重点领域之一,旨在推动全社会向绿色化、低碳化、智能化转型。通过对特定行业或产品碳排放数据的监测、统计和核算,企业可以全面提升碳排放管理水平,实现降本增效。

  武汉双碳产业发展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诗淼作分享。记者商佩 摄

  “在武昌,我们打造了广泛的涉碳‘朋友圈’。”武汉双碳产业发展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诗淼表示。中碳登大厦依托武昌区独特的碳交易、碳结算、碳登记和碳普惠功能,形成了“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一栋楼就是产业链”的“双碳圈”。目前,已有近300户涉碳产业的服务类企业和机构落户武昌区。

  陈诗淼还提到,AI与物联网、区块链与碳溯源是未来精准控碳的两大方向。例如:智慧能碳双控平台可通过实时采集能耗数据,优化生产排程,降低企业综合能耗15%左右;区块链技术可确保碳排放数据不可篡改,支持绿电溯源与碳标签互认,助力国际碳关税合规。

  企业代表在培训会上拍照记录演讲内容。记者商佩 摄

  碳足迹核算是摸清重点行业“碳家底”,算好“减碳账”的重要手段。武汉市三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推出的“清洁账本”系统平台在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其总裁助理宋佳蓓介绍,该平台能够整合企业数据,核算控排企业碳排放与减排量,并定制化企业产品生命周期模型,自动生成产品碳足迹,帮助企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永业行咨询集团评估咨询总工刘勋涛博士从数据资产的定义、转化方法、合规应用等多维度展开探讨,为数据资产管理提供了系统框架。参会代表曾晓洪表示,如何获取、识别、加工和应用数据将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希望主管部门多组织此类活动,赋能企业数据创新能力。

  永业行咨询集团评估咨询总工刘勋涛博士作分享。记者商佩 摄

  “通过培训,我们了解到如何将采集的数据资产化并进行管理,双碳目标为企业带来了可持续发展的机遇。”武汉纵横天地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企业代表吴静凝告诉记者。她以智慧农业举例称,运用遥感、无人机等技术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土壤,减少碳排放。

  数据要素作为第五大生产要素,正通过数据的乘数效应重构产业生态。武汉市数据局主要负责人表示,“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数字技术的创新解码。聚焦“数据要素×双碳”这一前沿领域,数据不仅为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减排策略提供依据,还能推动企业合理规划碳资产,在碳交易市场中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编辑: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