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3月7日讯(记者覃柳玮) 6日,因为一段高三活动上的讲话,武汉市光谷第二高级中学高三(4)班班主任匡已聪突然在网上火了,她的讲话视频点赞破百万。
视频里,匡已聪用曹操代人捉刀、巴西第一任国王、奥林匹克运动会等几个小故事为学生们加油鼓劲,告诉他们读书的意义、知识的意义、独立思考的重要性。15分钟的演讲,匡已聪表达流畅自然,节奏明快,时而抛出“包袱”,引得学生们发笑。活动现场仿佛变成一次轻松的脱口秀。
匡已聪还与学生们分享了自己对AI的看法。她说:“我经常听到有学生在抱怨,都已经有AI了,为什么还要读书,甚至背书?”
“可大家忘掉了一点,只有知识的累积,你才开始有独立思维。知识只是工具,它再好也只是工具,只有人会对人生持续地追问。所以尼采说,人之所以伟大,乃在于它是桥梁,而非目的。”
“我不是阻止大家去学习AI、利用AI,我反对的是你有了人工智能后对知识的态度。你去搜题看到答案就觉得自己学会了知识,这种态度是傲慢。你直接获得知识,显然省略的是学习和思考的过程,我们享受不了拥有知识的价值。使唐僧成为唐僧的不是那卷经书,是那条取经的路。”
演讲中妙语频出:我知道我不完美,但我的努力,我的眼界、我的学识会让我自己不会因为我的不完美而自卑;无论未来人工智能发展得有多么可以让人信赖,年轻的朋友们,希望你们无论在人格上还是思想上,不独立,毋宁死;你既怕又何必想,你既想又何必怕,今天将是你人生中最年轻的一天。
3月5日,高三(4)班严同学的父亲在个人视频号、抖音号上发出演讲视频后,经过一天发酵,目前视频点赞已过百万,留言超2.6万。
有网友说:感谢匡老师的辛勤教导,让我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自信、坚定;受教了,不光适合孩子听,我听了也受益匪浅;昨天我还在担心人工智能会取代一切,今天听君一席话,我顿悟人工智能永远无法超越人脑,也知道了更应多读书。
令网友惊讶的是,匡已聪演讲似脱口秀,但她其实是一位数学老师。匡已聪是“95后”,这是她第一次当高三班主任。因为和学生们年龄相差不大,孩子们和她关系融洽,平时都称呼她匡匡。
匡已聪。
对于高三(4)班的学生们来说,这样有意思的演讲他们已经听了3年。学生陈静怡说:“匡老师经常给我们讲故事,在故事中告诉我们一些道理。她就像一位知心大姐姐一样,会在学习之余给我们讲新闻,让我们放松心情,同时开阔眼界。”
据了解,匡已聪十分爱读书,也爱看综艺,她的许多演讲素材都来自平时的积累。在她看来,读书是有思维参与的体验,读书的过程本身也是判断力训练。
2024年11月,神舟十八号返回地球时,匡已聪花两节班会课,给孩子们一字不差地读刘慈欣的小说《带上她的眼睛》。
匡已聪说:“AI时代,我希望学生们善用AI工具,但也不忘学习,不忘记体验他们身处的这个真实而美丽的世界,保持对这个世界强烈的好奇心。学生们最终得到的,应该是他们主动去发现的。对于人生而言,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体验和奋斗的过程。”
【编辑:王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