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3月25日讯(记者李慧紫 通讯员章晟)“我希望她妈妈能恢复健康,她们能有更多时间在一起。”3月25日,康康(化名)在武汉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为一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女性患者送去生的希望,收到受捐者女儿写的感谢信后,康康说。
康康成为湖北省第71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康康今年28岁,在孝感市城中街道从事平安建设工作。2018年,刚从武汉毕业的康康在生日当天路过光谷的一辆献血车,受父母献血的影响,她第一次献出了热血。“当天刚好是22岁生日,我就想做件有意义的事,纪念步入社会。”此后,她还献过3次血,累计献血量1200毫升。
“配型成功的概率很低,所以我更要加入,来增加匹配成功的概率。”2020年8月的一天,康康再次路过光谷的献血车,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信息后,她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没想到在第四年就会有人联系我,说我初配上了,当时我非常肯定地答复愿意捐献。”2024年12月,康康接到武汉红十字会电话,得知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与一名患者配型初步成功,但没有后续。
今年1月,她再次接到工作人员的电话,她依旧果断地表示愿意。“我个人意愿非常强烈,和老公商量后,他很支持我。父母和单位领导也都很赞同这件事,同事还帮忙分担工作,让我很感动。”
2月6日,她接到通知可进行高分辨率配型,次日她便前往血站抽血,考虑到患者时间紧迫,在等待配型结果期间,她于2月中旬完成体检,且各项指标均符合捐献标准。
康康收到患者家属的感谢信。
3月20日,康康住进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中心医院。3月21日至25日,康康每天早晚各打一次动员剂。25日经血液检查确认达标后,8时许开始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整个采集过程持续4个多小时。“我没有觉得不舒服的地方,整个过程就跟普通输液一样。”康康说。
康康成为湖北省第71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她认为这是人生中非常特别的经历。“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么好的运气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除了能给受捐家庭带去希望,我更希望以自身经历来打消人们的疑虑和恐惧,让更多有意愿、身体健康、有条件的人成为志愿者。”
【编辑: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