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14日讯“在成长的道路上,家长既是孩子的引路人,又是他们的同行者。”在2025年武汉市家庭教育宣传周主题活动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博士生导师、“荆楚楷模”陈刚讲述他与儿子陈李昊携手登顶珠峰、站上世界之巅的故事。陈刚说,最好的家庭教育是陪伴、是鼓励、是支持,情感的联结与精神的支持是孩子成长的强大动力。讲到动情处,台下不少人悄悄抹泪。
陈刚讲述他和孩子的故事。记者刘克取 摄
陈刚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测绘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青藏高原地壳运动监测研究。2001年7月,陈李昊出生于湖北武汉,此前一直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学习测绘工程专业,今年开始攻读博士学位。
2011年陈刚去攀珠峰前,与儿子在家中的合影。受访者供图
2011年,陈刚去攀登珠峰,临走时和10岁的儿子在家里拍了一张合影。孩子稚嫩的眼神里,满满是对爸爸的崇拜和对珠峰的向往。陈刚看出了孩子的兴趣,回家后,只要一有空,他就带儿子去户外锻炼,学习攀岩。
2019年7月,陈刚父子携手向新疆境内海拔7546米的慕斯塔格峰进发。正值高二的暑假,这也是陈李昊第一次爬7000米的山峰,虽然做了充足的准备,但在到达6000多米时,他出现了严重的高反昏迷,陈刚随即带他紧急下撤。
“17岁的他几乎是在死亡边缘走了一遭,待孩子清醒后,我将是否继续攀登的选择权交给了他自己。”陈刚说。陈李昊没有退缩,“想要摸到天”的念头促使他重新出发,3天后返回慕斯塔格,当年创造了该山峰国内最小年龄登顶的记录。“这次攀登,让我看到儿子的勇气与毅力,也让我深刻感悟到家庭教育中,情感的联结与精神的支持是孩子成长的强大动力。”
父子二人成功登顶。受访者供图
2022年,陈刚和还在读大二的儿子再次出征,11人组队向珠峰发起冲击。2022年4月30日上午,父子二人成功登顶。
登山其实是在登科学的高峰。据介绍,在本次攀登过程中,陈刚父子联手进行了一系列的科考活动,采集了大量冰样、雪样及植物、岩石标本。他们携带国产全球导航定位系统北斗设备进行了高精度实时动态测量技术测试,以及冰雪覆盖深度探测试验。在陈刚看来,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要,也是他身体力行传递给孩子的人生信念。
陈刚从事青藏高原地壳运动监测研究。记者刘克取 摄
“我很享受与老爹并肩战斗的过程,他是我的偶像。”在电话采访中,陈李昊透露,他博士阶段的研究重点监测南极冰盖,希望能够徒步抵达南极极点。“2016年爸爸曾去南极测绘,我也想去,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向科研高峰再迈进一步。”
(长江日报记者刘克取 实习生王昱麟 通讯员武芙萱)
【编辑:王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