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婷的班主任说,今年是婷婷第二次复读,在课堂上,她变得更不愿说话了,总是埋头学习,显得焦虑、自卑。
毕业于一所省级示范高中的婷婷去年考了549分(文科),过了一本分数线,但因志愿没填好而落榜一本。今年高考,婷婷只考了510分,她再次下“狠心”复读,快20岁的她准备三战高考。
婷婷的班主任说,婷婷主动要求复读,作为老师,只有边观察,边引导,“但依我个人看,婷婷现在心理压力非常大,上升空间很有限。”
今年高考,艺术生郭莉(化名)专业分数不错,但文化课只考了180多分。面对这一结果,原指望她“文化课至少达到300分”的父母要求她复读。复读生活刚开始,郭莉“上课感觉是在听天书,大脑一片空白”,时常紧张、心悸、出冷汗,上课两周,郭莉见了老师就哭,精神几乎崩溃,学校无奈只得将其劝退。
近日,记者走访多所复读学校发现,在复读过程中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并不鲜见。情智复读学校负责人徐老师说,近几年复读人数增多,出现焦虑、烦躁、孤独、自闭等心理症状的学生也日益增多,有的学生“一根筋”,非名校不入,盲目复读“考高”;有的学生被家长逼着复读,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心态是成功最重要的环节。”国华复读学校专职心理教师李和平说,复读生要适时调试心情,比如可以深呼吸,想未来美好的事物,学习之余适当休闲放松,多和同学、老师、家长沟通,向成功者取经。此外,家长也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不要强迫孩子复读。
哪些学生不适合复读
(记者王晶)“年年在变的考题和巨大的心理压力是复读的两大风险。”武汉国华复读学校负责人胡老师说,一般而言,学习潜力大的考生适合复读,比如高考发挥失常的优秀考生、成绩在录取线上下的考生、填报志愿失误而落榜的考生。对于高分考生来说,分数提升的空间比较小,选择复读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那些家长愿望强烈,本人并无意愿的学生也不适合复读,这样的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复读不一定有效果。
胡老师说,复读班的考试密度远远大于高三。此外,复读班早晨、中午、晚上都安排有自习,用来做英语听力、古诗文背诵等各种练习,对学生的体力也是一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