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的潜水队”——海军工程大学潜水分队掠影

“寻找心中的一抹绿”摄影大赛

从武汉出发,用相机记录旅途中的各种“绿色”。

争创文明城市

今年是武汉市新一轮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起步之年。

您的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武汉(停用)

武汉"青山模式":棚户区改造使4万贫困居民圆梦

发表时间:2010-07-20 16:33

来源:长江网  进入论坛
分享到: 6.02K

(新华网)(记者江时强、詹国强、皮曙初)   “我搬过3次家,一辈子都住在工棚里,如今马上要搬进楼房了,终于圆了我毕生的梦想!”今年76岁的余敦浩老人激动地告诉记者。1958年他参与武钢建设,一家人一直挤在工棚里,今年4月旧房拆迁,现已在青宜居小区选好了一套还建房。

    武汉市青山棚户区改造工程启动建设三年多,采取政府主导、银企联动、市场运作、滚动发展的模式,顺利解决了4万多贫困居民的住房问题。“青山棚户区改造模式”的成功,为我国城市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了有益经验。

    “青山模式”突破棚户区改造融资瓶颈

    记者来到武汉市青山区“工人村”,原来低矮破旧的棚户区出现了新的景象。远远望去,几十栋浅黄色的高楼格外醒目。进入小区,黝黑的马路、青翠的草坪、鲜艳的花朵映入眼帘,健身器材、自行车棚、停车场、幼儿园、学校、社区服务中心等一应俱全,与商品房小区别无二致。

    青山区委书记、棚户区拆迁指挥部指挥长秦军告诉记者,刚刚建成的是青山棚户区改造二期工程青宜居,建筑面积43.7万平方米,共5579户。

    上世纪50年代,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云集青山,住进临时工棚,支援武钢建设。历经半个多世纪,武汉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变,但这些工棚里仍居住着1.3万多户、4万多人,其中上万住户面积不足50平方米。棚户区内道路弯曲狭窄,房屋低矮破旧。每天早上,公共厕所前排起长龙;一到傍晚,家家生炉子,油烟缭绕。每逢刮风,因电线老化,火灾频发;一到下雨,屋里漏水,户外脏水横流。

    2006年,武汉市决定实施青山棚户区改造,连续两年列入武汉市为民办十大实事之首,规划用3至5年,拆除棚户区87万平方米房屋,兴建临江港湾和青宜居两个小区共116.9万平方米安置房,配套公益设施5.6万平方米,总投资54亿元。

    2007年4月,这个棚户区改造工程开工建设,由青山区成立青安居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作为政府融资平台向银行贷款。但在操作中遇到困难。“我们只有1亿元注册资本,2007年找一家商业银行只贷到了1亿元,而且贷款期限是一年。”青山棚户区拆迁指挥部副指挥长周长山告诉记者,1亿元的资金连拆迁费都不够,所以这笔贷款到期后,青安居公司无钱还贷,陷入困境。

长江网24小时报料电话:上午8点至下午6点请拨打027—66668888;
下午6点至上午8点请拨打027—85779997;手机:18702712366。;
本文被浏览

延伸阅读

合作网站
E览微博
论坛热帖
今日排行
热门图片
文化五城
长江宽频

网站简介|网站地图|版权说明|豁免条款|联系我们
长江互动传媒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镜像网站鄂ICP证:02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70406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鄂 B2-2007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