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成发称,围绕打造8个千亿产业,我市将着力建设一批产业基地和园区。依托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国家汽车零部件生产和出口基地。依托武汉钢铁集团,建设全国重要的钢铁制造和钢材深加工基地。
市长阮成发在“2008跨国公司战略合作恳谈会”上作主题发言
围绕80万吨乙烯工程,加快建设武汉化工新区,积极发展乙烯的后向关联产业,努力打造中部地区石油化工生产基地和产品供应中心。
发挥武汉在环保技术、产业等方面的优势,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环保产业基地。建设一批综合型物流园区,努力把武汉建设成为国家一级物流节点城市。
申报国家级循环经济高新区
阮成发介绍,我市将申报创立国家级循环经济高新技术开发区,集聚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的高端研发机构、实验基地、梯次人才培训基地和环保装备加工制造基地。
同时,我市还将筹划设立武汉循环经济产业投资基金,打造循环经济专项投融资平台;创办武汉循环经济发展研究院和实验室,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撑;探索建立由收购、中转、市场、处理中心等构成的资源回收系统网络;积极发展废旧机电产品、汽车再制造项目。
目前,我市已建立的循环经济重大项目库共收录项目678个,总投资1342亿元。
光谷开展中部央企股权交易
我市将大力引进金融机构、后援中心及后台业务落户武汉,努力打造全国性的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和金融外包服务中心。目前,已将武汉市商业银行升级改造为区域性的“汉口银行”。
我市还将积极筹建武汉农村商业银行;加快发展中小额贷款组织和村镇银行;建立武汉票据交易信息中心;争取设立面向全国的非上市公众公司股权交易市场,进行高新技术企业“非上市股份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点。
在光谷联合产权交易市场开展中部地区央企股权交易等金融创新改革;促进产权交易所发展成为全国性的产权交易市场;支持创业投资公司发展,大力发展产业投资基金,积极引进国际资本在汉设立风险投资基金。
打造中部公共服务中心
根据国家新的一轮综合交通规划,武汉将建设成为全国四大铁路枢纽之一、全国区域航空枢纽之一、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和全国高速公路主骨架通道。
阮成发称,我市正在实施总投资近千亿元的21个铁路项目,设计年旅客吞吐量达到4000万人次的第三航站楼和第二跑道,设计年货物吞吐能力超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千万标箱的武汉新港等一批交通重点工程。
此外,我市正在进一步提升城市商务功能,重点建设武汉新区、中央商务区、临空经济区等重点功能区。同时,充分发挥我市公共服务资源丰富的优势,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医疗卫生服务基地和文体基地,打造中部公共服务中心。
把武汉建成“东方威尼斯”
武汉因水而兴,得水而优。
我市将以推进武汉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国家级试点为契机,修复水生态,提升水景观,弘扬水文化,彰显武汉滨江滨湖特色,努力打造“东方威尼斯”。
阮成发说,我市将系统实施清水入湖、水系网络的生态构建与修复、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主城区滨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水利风景保护等六大工程。重点实施汉阳“六湖连通”工程,推进汉阳地区六个湖泊与长江、汉江的互连互通;实施武昌“大东湖”生态水网工程,推进武昌地区的东沙湖和北湖两大水系、11个湖泊相连,并与长江连通,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水生态系统。
武汉公交明年100%气化
我市将重点推进太阳能、地热能、沼气、生物质能的科研、开发和应用;推进城市公共绿色照明系统建设及产业化,在全市推广高效节电照明产品。
大力发展绿色公交,推广双燃料环保公交车和出租车,力争2009年公交车辆气化率达到100%。加快电动汽车研发与生产,鼓励使用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
积极推进绿色建筑的改造和建设,新建建筑探索实行节能65%的设计标准。引导消费者选择绿色产品,通过绿色消费带动绿色产品和服务的生产。
网站简介 | 网站地图 | 版权说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
长江互动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鄂ICP证:02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406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 B2-201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