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最新!高血压诊断标准下调,专家给出这些建议→

新闻中心 > 长江经济带 > 泸州

2022-11-14 20:50 来源: 泸州发布
【字体:
  11月13日
  首部《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
  (以下简称 《指南》)发布
  该《指南 》由以心血管科和高血压为主的
  多领域专家研究制定
  其中, 将我国成人高血压诊断界值下调为
  收缩压 ≥ 130mmHg和/或舒张压 ≥ 80mmHg
  为何要下调高血压诊断界值?
  专家为你解答。
  越早治疗获益越大
  研究结果表明,我国40岁以下青年人群中,血压值为130至139/80至89mmHg的人群脑卒中风险,特别是脑出血风险明显增加。 此次推荐高血压诊断标准改为130/80mmHg,对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特别是脑卒中的预防具有明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本次标准的调整主要来源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流行病学数据。专家介绍说,血压介于“130/80mmHg和140/90mmHg之间”的人群,既往认为其处于“正常高值”,也被称作“高血压前期”人群。
  新的研究发现,这类既往还没有被诊断为高血压患者的人群,多半未得到及时干预,因而存在着潜在的心脑血管病风险,而新标准的制定主要是为了将防控端口前移,使更多过去“正常高值”人群被确诊,得以追踪监测、药物治疗和长期管理,越早治疗获益越大,这将大大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和死亡风险。
  高血压患者按血压水平分为1级和2级, 心血管危险分层简化为“高危”和“非高危”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韩雅玲介绍,该《指南》推荐将高血压诊断值下调,充分体现了 预防为主、早防早治的理念,对高血压控制采取了更加积极的态度。
  “一般的高血压患者都应当将血压水平降到低于130/80mmHg。对于血压水平大于等于140/90 mmHg的患者,则可以应用两种或以上的联合治疗,或者采用单片复方制剂治疗。”她说, 《指南》也突出早期达标的重要性,从开始治疗到降压达标的时间强调控制在4周以内,以减轻患者器官的损害。
  韩雅玲介绍,虽然下调高血压诊断值,使纳入高血压范围的人群增多,用于前期治疗的费用可能略有增高,但用于后续治疗严重并发症,如脑卒中、心梗、肾功能不全等治疗的高额费用会大幅度降低,并且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寿命。
  下调高血压诊断值的同时,该《指南》还推荐将我国成人高血压患者按血压水平分为1级和2级。
  1级:收缩压130~139mmHg和/或舒张压80~89mmHg;
  2级: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医生将结合1级和2级患者的身体指标和其它综合因素,进行必要的非药物干预和药物治疗。
  韩雅玲表示,《指南》对高血压分级简化为二级,有利于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并且方便临床医生对治疗时机进行抉择,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对推广高血压的积极治疗非常有益。
  除此之外, 民小生发现过去高血压的心血管危险分层为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共四种,而新《指南》 将心血管危险分层只划分为高危和非高危。
  高危患者:
  ①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者;
  ②收缩压130~139mmHg和/或舒张压80~89mmHg伴临床合并症、靶器官损害或≥3个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如吸烟、血糖异常、血脂异常、肥胖等)。
  非高危患者:
  收缩压130~139mmHg和/或舒张压80~89mmHg且未达到上述高危标准者。
  心血管危险分层为高危的患者,推荐立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
  心血管危险分层为非高危的患者,可进行3—6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若收缩压仍≥130mmHg和/或舒张压≥80mmHg,可考虑启动降压药物治疗。
  专家建议: 采用有效控制高血压的五大处方 40岁以上的人群 定期进行高血糖检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胡大一表示,新《指南》实施后,中青年人群中可能会诊断出更多高血压患者。
  对于血压值在130/80mmHg~140/90mmHg间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 建议不一定马上用药,而是采用有效控制高血压的五大处方,即药物处方,运动处方,营养处方,精神、心理、睡眠处方,戒烟限酒处方。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2021年版)》,对会造成脑卒中的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提出新的防治建议及措施。指导规范推荐, 年龄在40 岁以上的人群,都应该进行高血糖检测,即使首次血糖筛查结果正常,也建议每3年至少重复筛查一次。有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人群应定期检测血糖,以便尽早识别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
  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神经医学中心主任蔡艺灵建议,鉴于现在脑卒中年轻化,年龄35岁以下的人每年量一次血压,尤其是有家族史,又有脑血管病家族史的,更要关注血压。30岁以上的要查血脂,每年健康查体要查糖化血红蛋白,看看3个月的血糖平均值。40岁以上的女性,要注重绝经前后的血脂变化、冠状动脉等问题。
  心血管病、脑血管病患者建议每3~6个月检测一次血糖。超过40岁的人要定期进行卒中筛查,检查血液系统、神经系统,包括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发现颅内是否有血管狭窄问题。
  - END -
  消息回顾:
  ● 泸州这位“必然成功”的美团骑手,你的“秘籍”掉了!
  ● 合力打造新时代东西部协作升级版丨丽水市党政代表团来泸考察
  ●机会来了!公务员+事业单位,泸州最新公开考试岗位表出炉
  ●不再判定次密接、取消中风险区设置…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来了
  来源丨民生周刊 编辑丨郭建 责编丨谢蕤 樊鸣霄 审核丨刘林